美五大學會聯袂舉行唐奬講座 研討抗癌新趨勢
2019.04.12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美國五大醫學相關學會於當地時間4月6日,在佛州奧蘭多市連袂舉行EB(實驗生物學國際組織Experimental Biology, EB)開幕唐獎講座(EB Tang Prize Lecture),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主講「癌症標靶治療的典範—伊馬替尼」(Imatinib as a Paradigm of Targeted Cancer Therapies),現場超過三千人共襄盛舉。美國解剖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執行長暨2019 EB管委會主席Shawn Boyne引言表示,EB與唐獎攜手努力,讓大眾認知基礎科學的重要性,瞭解疾病成因以及預防和根除之道。

 

自2015年起,每年EB皆會舉行唐獎講座,2018年起更擴大為大會酒會前之開幕唐奬講座,吸引所有EB與會者參加。今年由五大醫學學會共同舉辦,包括美國解剖家學會(AAA)、美國生物化學分子暨分子生物學學會(ASBMB)、美國生理學學會(APS)、美國研究病理學會(ASIP)與美國藥學與實驗醫療學會(ASPET),唐奬講座是大會中唯一一場五大學會聯合舉辦之大型演講,盛況空前,另也安排EB TV專訪德魯克爾,於會場及網路平台對世界散佈(https://youtu.be/KXPduQxaPt0),讓前沿研究與創新知識被廣傳,無遠弗屆。

 

極具親和力及仁者之心的德魯克爾是位從事基礎研究的醫師及敎授,他所發展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的藥物─伊馬替尼(Imatinib),是標靶治療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自2001年上市其患者十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他演講也提到伊馬替尼治療之功效,使研究者更具信心確認這是一條癌症治療的正確方向,搭配免疫療法及放射治療等方式,使癌症治療有空前進展。

 

德魯克爾對每位病患充滿關懷,他表示他的病患有些已正常生活20多年了。伊馬替尼目前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使數百萬病患得以脫離病痛。在中國大陸發行且數十億票房的「我不是藥神」電影,故事中真正存在的藥神就是研發藥物的德魯克爾。

 

現任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奈特癌症研究所所長的德魯克爾表示,該中心之願景為創造一個無癌症之苦的世界,其使命是透過對癌症的了解,發展出途徑來根除它。在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創新與合作,可以讓我們針對每一個病患在癌症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提供個別的幫助。

 

「一次對一位病人」這是他們對付癌症治療的認真及親善態度,他也指出為了對付癌症細胞抗藥性的基因變異,後續也有四種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可的Abl激酶抑制劑被研發出來,抗癌成效良好。

 

擔任演講主持人的中研院院士錢煦,也盛讚德魯克爾的精彩演講感動聽眾的心,淺顯地運用過去與現在治療癌症之比較,瞭解科技發展之重要性及成果,他和病人親密之互動關懷,在演講中引起多次的熱烈鼓掌。講座結束後,吸引許多意猶未盡的聽眾在講台前大排長龍,把握機會與德魯克爾近距離互動。錢煦表示他對年輕人很友善,耐心、滿臉溫柔的為每位粉絲簽名、回答問題、合照,激勵了很多年輕人,令人感佩。另一位與會的中研院院士張文昌也表示演講非常成功,現場幾乎滿座。

 

有位高中老師帶領20多位優秀高中生,每年追逐唐獎生技醫藥得獎人,前往美國各地參加EB唐獎講座。包括2015在波士頓聽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演講、2016年在聖地牙哥聽本庶 佑(Tasuku Honjo)、2017年在芝加哥聽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2018年在聖地牙哥聽張鋒(Feng Zhang),2019年在奧蘭多聽德魯克爾演講。學生抱著費城染色體的書籍跟德魯克爾要簽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費城染色體異位造成的疾病,書中講述德魯克爾在伊馬替尼研發中扮演關鍵角色,這位老師的教學熱忱,及學生眼中展現的光芒、興奮和熱情令人感動。

 

唐獎與EB簽署10年合作協議,每年安排對於世界有卓著貢獻的唐獎得主發表演講,促進科技與新知交流。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認為,唐獎講座是個難得的機會,藉此重要平台讓生技醫藥相關領域的學者、學生共聚一堂,了解最新技術發展,並能散播唐獎得主的貢獻,激勵年輕研究人員,也使得唐獎創立價值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