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得主故事成書 《持志以恆》夢想達陣(聯合新聞網)
2019.07.19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台北訊) 你曾夢想為人類做出不一樣的貢獻嗎?聯經出版社新書《持志以恆:唐獎第三屆得主的故事》7月22日出版,此書由資深媒體人梁玉芳採訪執筆,深入描繪第三屆「唐獎」八位得主對全球人類的偉大貢獻及生平故事。他們並非人生勝利組,人生路程有許多辛酸與困難,最終卻能「以其學說易天下,以天下為己任」,在其專業與研究上獲得重大突破與成就,並於2018年榮獲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肯定,表彰其造福無數人類之貢獻。

 

證實地球開始暖化,預言氣候變遷來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前科學家詹姆士.漢森博士是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生於1941年的漢森,是佃農的孩子,受惠當時美國教育政策,讓窮人的孩子也能夠考上大學,改變他的一生。1987年漢森發表論文,以科學數據發出氣候變遷的重大警訊,受到全球關注,並到美國參議院的能源與天然資源委員會作證,使民眾對溫室效應的覺醒達到高峰,但這也讓他飽受批評,甚至收到來自白宮的警告,阻止他繼續對外發言。然而,這都沒有阻擋漢森讓大眾了解地球暖化的決心,接受媒體採訪、上街頭抗議,以及著書立作,而今78歲的他持續以行動號召年輕人響應,參與守護地球的環保行動。

 

「一路上有人會懷疑你。重要的是,你要傾聽內在的聲音,告訴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是唐獎第三屆生技醫藥講得主之一布萊恩‧德魯克爾送給年輕人的一段話。成功研發治療慢性骨髓白血病的藥物─基利克Gleevec,挽救無數生命的德魯克爾,當年申請醫學院時,「我被哈佛、史丹佛、耶魯,還有一大堆頂尖學院給拒絕了。」最後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錄取他,看中的正是他有成為研究型醫師的潛質,但「不可能成功」、「別做科學研究了」等各種奚落、批評及否定仍一路伴隨他的研究之路,也讓他曾經喪氣、絕望透頂,但每次挫折都像試金石,幫助他修正方向,調整腳步,從菜鳥醫師到研究報告發表,中間歷經了12年。

 

「我必須起而抗爭才能獲得他們的首肯,把眼光放長遠來看,我最後成了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的系主任。」唐獎第三屆漢學獎得主之一宇文所安,是哈佛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也是當代中國古典文學最要的外籍學者,身在中產階級家庭,爸爸是物理學家,媽媽是醫生,當他選擇念中國古典文學時,他的父母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擔心他無法自食其力。宇文所安知道走這條路相當不容易,每個選擇也都有代價,但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在,「不改其志,得其所安」,終究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但全書的主軸,在於強調有一種價值是向內去挖掘與塑造的。唐獎八位得主持之以恆的心志,非外在的行動與勇氣而已,而是實實在在根深柢固的信念與情感,外顯而出地走在風氣之先,在風頭浪尖反倒腳跟站得更穩。精彩影音內容線上搶先看,更多精彩內容可到唐獎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