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法治得主風靡中大 奧比‧薩克思: 不因苦痛而改心志
2015.04.30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4月29日,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溫世仁卓越講座的邀請下,首屆唐獎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在中央大學進行一場「從負面到正面發展的轉型正義」專題演講。樂觀的奧比‧薩克思即使失去了一條手臂和一眼視力,卻不因苦痛改其心志,反倒以獨特的「溫柔的復仇」思維,分享轉型正義與民主和解,帶來寶貴的人權與正義教育理念。

揭牌:自由是普世價值


在演講之前,中央大學特別選在中大湖畔舉辦奧比‧薩克思「大師座椅」揭牌儀式。奧比‧薩克思受到師生夾道歡迎,拍手聲不絕於耳。校長周景揚在致詞時,盛讚奧比‧薩克思對於民主的貢獻,並期盼師生能夠受其激勵。

奧比‧薩克思感謝溫世仁基金會此行對他的邀請,並認為台灣之所以特別,就在於雖然是島國,卻總是能敞開心胸,擁抱世界。他也打趣地表示,「迫不急待地看到自己的專屬座椅。」揭椅之後,並親切地與在場師生合影。

法律:不是壓迫而是捍衛

在奧比‧薩克思發表演說前,播放了一段三十分鐘的影片,描述著南非憲法法庭的建置。那裏曾是間拘禁甘地、曼德拉的冷冰監獄,但現在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法庭之一,滿滿的藝術品擺設使南非憲法法庭顯得溫暖明亮,這也如同憲法法庭期盼給予人民的感受;這段影片由奧比‧薩克思強力要求在其演講前播放,因為每次看著這段影片,他總是以如此的憲法制度和法院為傲,這是自由南非的表彰。

他強調,法律不該只保護特定的少數人,而是應該服務所有人民,「自由、法治」,這些普世價值是他最想傳遞的訊息,在憲法法庭制定之初,有人問他南非是否該全盤廢除過去一切,創造沒有嚴罰的社會,但他認為我們都該有判別標準,因為民主不是完美,所以不能貿然放棄罪罰,而是應該逐漸轉型舊有法律和既有價值,並讓新的思維滲入體制之中,讓法治深入民間,讓每個人不分任何種族、性別、背景都感同身受,並且相信制度的運作。

樂觀:不因苦痛而改心志

奧比‧薩克思表示,自己是一個樂觀的人,總是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期許。1988年當他遭受汽車炸彈攻擊而陷於昏迷時,他聽見一位女性告訴他,要以勇氣面對未來,當下他是欣喜若狂的,他說:「因為所有的自由鬥士都在等待這一刻,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攻擊,然而我存活了下來,而且我只有失去一條手臂,我非常高興。這個炸彈對我其實有很正面的影響,因為我出獄之後感覺還在孤獨的囚禁,但這個炸彈好像把我心中的痛全都炸掉了!」

他強調,正因為經歷了許多痛苦,所以才能夠總是保持著樂觀,即使面對攻擊,他也不曾放棄過自己對憲法的熱情和理想,並以現今南非的自由民主和尊嚴為榮。

正義:司法體制需要3C

奧比‧薩克思認為,法官應具備的品質來自3C:禮儀(civility)、合議(collegiality)和勇氣(courage)。他認為法官不需要受人民歡迎,但需要受人民尊重,因為判決影響深遠,所以法官總是謹慎,而司法體制需要一致性,即3C的素養。
 
他說,禮儀(civility)是民主的一部分,昭示著與文明相處,不武斷且不先入為主的真正傾聽;合議(collegiality)則是在各個法官不同想法觀點之下,仍是一體、平等的合作。勇氣(courage)是對尊嚴和原則的捍衛,不對事物冷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義是個不斷進展的過程,法官們經常需要面對矛盾,因此不斷傾聽各方意見,並根據不同對象的背景考量,以達到最好的判決。

會後,全場報以如雷的掌聲,奧比‧薩克思並親切地與貴賓合影留念。下午奧比‧薩克思前往中大「法律社會學」課堂,與學子近距離互動,同樣受到學子熱烈歡迎。
(本新聞稿及照片由中央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