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接軌以色列 開啓科教新頁
2017.09.13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唐獎教育基金會聯袂國際生化與分子生物學聯盟 (IUBMB),推動各項生技醫藥及生物科技相關活動與發展,包括九月6至8日在以色列之魏茨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WIS)舉辦「生化暨分生新視野敎育會議」,唐獎執行長陳振川特拜會該研究院副院長尼曼(Michal Neeman)等人,開啓生物科技及科學教育交流新頁。

 

以色列以科學立國,其中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是全球著名的科研中心,被譽為以色列科技研發的大腦。陳振川11日前往拜會魏茨曼科學研究院,他表示WIS在全球200個自然及生命科學研究機構排名第六(前十名,其他均為美國機構大學),其發展出高科技、創新及創意產業發展,令人感佩。

 

尼曼表示,WIS除專注在基礎研究及轉化為商業化技術,還有一項國家賦予政策任務,就是對大眾和孩童的科學教育。創辦人,也是以色列首任總統魏茨曼博士認為在缺乏天然資源的酷熱沙漠中建國,就是要藉借科學建國,因為知識和人才,才是國家最重要的資源。而重視基礎科學,從小培養興趣與能力,是重要發展基石。WIS重視創意自由研究環境,是由下往上(非集權的由上而下)創意研究,也注重國際合作,研究院同仁所發表的著作有60%是和其他國家學者共同掛名。而創新科技所帶來技術移轉的收入已經成為研究院重要財源。

 

陳振川也拜會WIS推動科學教育的兩個主軸,其一為學術研究體系之WIS科學教育部,雅登(Anat Yarden)主任剛主辦創新之IUBMB生化教育會議的心得,並就科學教育進行討論。雅登表示,已有50年經驗之WIS科學教育部是比較罕見同時兼具研究和推動科學教育的機構,並透過類似舉辦IUBMB生化教育會議等方式,集結各國與會者的智慧結晶,建立科學教育交流平台,進而影響老師的教學方式,開拓更寬廣的教學道路,讓年輕學子學會獨立邏輯思考、批判和驗證的科學思維,為國家培養未來的科學家。

 

另一主軸為戴維森科學教育研究所,係以非營利組織(NGO)體制運作,密切結合WIS軟硬體人才與設備,對社會及學生們直接推動科學教育。執行長班大衛(Liat Ben-David)表示,他們推動很多國際交流與活動,培養下世代的科技領袖。沒有科學就沒有以色列,他們也希望透過敎育使後代能延續科學認知,

 

「Everything is Science」各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均推動科學教育,不祇促進理科領域學生招生,更設定不同目標,執行不同層次敎學,以推動「科學」之普世價值,使每位以色列人都有科學概念,暸解他們的生存(及健康),食衣住行育樂和科學都密切相關。

 

最令人驚訝的是,透過全民的科學教育,使大家建立「邏輯思考能力」,求真求實。有邏輯觀念的高素質國民,才能有理性進步的社會及國家,陳振川說。

 

陳振川也拜訪著名沃爾夫基金會(Wolf Foundation)執行長Reut Inon-Berman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貝莫特科學實驗中心主任Estella Ophir,交換推動頂尖得獎人和新世代之互動,及國際交流合作。

 

同時,陳振川也拜會國際奈米科學大師、WIS材料與介面科學所前所長芮雪夫‧田尼(Reshef Tenne),向田尼介紹基金會推動唐奬及相關科研教育,探討雙方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田尼曾任台灣科技大學榮譽講座教授,與台科大機械工程系研究微奈米金屬等複合材料的教授黃崧任合作多項研究,共享多項專利,對台灣的科學人才印象深刻。田尼表示,小東西卻創造出無窮的應用及世界,他強調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對於新階段的奈米研究,他很樂意與台灣合作,期望透過頂尖研究帶來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