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 Prize Newsletter
唐獎教育基金會 電子報 第3期 2015年9月
 
本期索引

守護非洲永續發展 布倫特蘭夫人保育肯亞大象  

願景傳承 唐獎四大領域研究持續發酵  

永保好奇心 本庶佑演講風靡學子  

奧比‧薩克思(Albiesachs)小行星 普照世人揚名宇宙  

創意無限 高中生換個角度詮釋唐獎  

余英時 尹衍樑 獲頒CAAPS成就獎  

唐獎得主艾利森獲2015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2015世界科學院年會 奧比‧薩克思發揚永續精神  

COP21 唐獎不缺席  

九月看唐獎 FB歡迎您來按讚  

守護非洲永續發展 布倫特蘭夫人保育肯亞大象

正因為體認到永續發展對地球的重要,在唐獎永續發展獎首屆得主布倫特蘭夫人的引介下,唐獎於7月底赴非洲肯亞,訪問位於首都奈洛比(Nairobi)北部的Milgis Trust,將唐獎永續發展的精神在非洲發揚光大。

在1970到80年代,肯亞盜獵和非法貿易猖獗,Milgis地區的野生動物一度差點絕跡,面對環境失衡和非洲象滅絕的危機,Milgis Trust在2004年成立,以保護野生動物棲地和人類群落之間和平永續共存為目標,保育範圍包含肯亞北部馬修斯山脈及河谷地區,大約7000平方公里的區域。

為了提供野生動物安全的棲地,增加當地居民永續發展意識,Milgis Trust持續說服並教育肯亞北部民眾,別再為獵取象牙而濫殺大象,並推廣「生態保育觀光旅遊」的營運模式,讓參與野生動物觀賞之旅的遊客融入當地部落的生活當中,成功地將「獵殺求利」轉型為「生態環境保育」。

此次唐獎教育基金會前往肯亞,與Milgis Trust簽署合作協議,Milgis Trust表示,非常感激唐獎首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夫人,將新台幣500萬元的唐獎研究補助費運用在Milgis Trust的營運上,讓他們改善肯亞醫療診所,提供清潔的飲用水給當地學校、醫療中心,最重要的是,加強Milgis Trust在該地區的合作密度,使下個世代能夠繼續保護這一塊原始樂土。(照片來源 : Milgis Trust提供)

看更多Milgis Trust相關報導>>

前往Milgis Trust網站>>



願景傳承 唐獎四大領域研究持續發酵

為了傳承唐獎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領域得獎人的願景與精神,唐獎除了每一獎項新台幣4,000萬元的獎金外,特別設置1,000萬元的研究補助費,由唐獎得主指定用途,投入相關計畫,鼓勵該領域的研究與發展。

其中,永續發展獎得獎人布倫特蘭夫人將新台幣1,000萬元的研究補助費分為兩部分—其中500萬元運用於在北肯亞的Milgis基金會(詳參上文)。另外500萬元的研究補助費,布倫特蘭夫人則獎助女性科學家,由成功大學承辦,自2016年起連續3年,舉辦「Gro Brundtland Week of Wome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科學週活動,邀請開發中國家的女性學者來台參訪交流,形成跨國互助平台。唐獎教育基金會亦已於7月15日與成功大學簽署「建構永續發展機制」合作協議(如上圖)。

為了提攜後進,漢學獎得獎人余英時教授則成立「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承辦審查的工作(如中圖),自2015年起,連續五年,每年評選在人文研究領域深具潛能的研究者,提供專書或論文寫作的獎學金,鼓勵更多年輕學者投入中華文化研究。今年度申請已於8月31日截止收件。

而法治獎得獎人奧比‧薩克思大法官則是將研究補助費成立「Albie Sachs Trust for the Rule of Law and Constitutionalism」信託(如下圖),記錄南非制憲史並保存南非憲法法院創建史,將珍貴的制憲歷程轉變為知識遺產,傳承給下一代,這也是他多年來一直想做的事,相信在薩克思大法官及唐獎的帶領之下,對於南非或是世界的法治,絕對會有深遠的影響與貢獻。

更多得獎人研究補助費報導>>


永保好奇心 本庶佑演講風靡學子

唐獎第一屆生技醫藥獎得獎人Tasuku Honjo本庶佑教授,6月29日在唐獎教育基金會的邀請之下,參加由PanSci泛科學及天下雜誌共同策劃的《堅持-唐獎得主本庶佑與他的抗癌研究》講座,與150位台灣的年輕學子、生技醫藥研究人員、科學愛好者,分享最新的「癌症免疫療法」,並和台灣的研究生進行精彩的跨世代對談。

本庶佑曾以6個C(好奇心Curious、勇氣Courage、挑戰Challenge、持之以恆Continuation、專注Concentration、信心Confidence)來勉勵學生,他認為「好奇心」最為重要,是他的研究動力,因為想知道免疫細胞如何辨別病人,才激發自己持續投入研究。

他鼓勵年輕學生要找到問題並且去挑戰,不要相信教科書給的答案,對於現成的答案要時時保持懷疑的態度,另外,要建立解決大問題(big question)的信心和勇氣,才能堅持下去,克服漫長研究中的失敗和挫折。

在這場與科學愛好者面對面對談的講座中,本庶佑教授除了用科學家嚴謹的態度來回答觀眾專業的問題,也不忘發揮幽默的一面,將台下學生逗得笑聲不斷。

《堅持-唐獎得主本庶佑與他的抗癌研究》講座影片>>


奧比‧薩克思(Albiesachs)小行星 普照世人揚名宇宙

繁星點點,中央大學特別將他們發現的編號175419小行星獻給了唐奬法治獎得獎人薩克思大法官,命名為「奧比‧薩克思」(Albiesachs),因為薩克思大法官「對於民主自由的價值、不同社群的肯定、社會公義以及基本人權的尊重,具有卓越的貢獻」,並由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於7月22日在南非開普敦,代表中央大學頒發證書給薩克思大法官。

奧比‧薩克思生於1935年,一生致力於對法治的追尋與實踐,於1988年為了對抗種族隔離政策,被炸斷右手手臂,一隻眼睛幾乎全盲,雖遭此不幸,他卻從未放棄為南非人民追求人權的願望。

1994年新南非誕生,奧比‧薩克思成為南非憲法的起草者,也是南非憲法法院的首任大法官之一,在15年擔任大法官的期間,參與多起社會經濟權利的判決,寫下許多經典的判決和意見書,對於法治觀念的提升居功厥偉。(照片來源 : 中央大學提供)

更多新聞資訊>> 


創意無限 高中生換個角度詮釋唐獎

向下紮根,唐獎教育基金會在2015年主辦「點燃創意‧跨出想像─唐獎104年高中(職)青年學子創意提案活動」,鼓勵台灣高中生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以唐獎「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和法治」四大獎項領域創意發想,用新世代的角度創意詮釋唐獎精神。

其中,高雄中學透過數位化的微電影拍攝,以「如果在…,某人遇見孔子…」為發想主軸,讓儒家經典人物穿越到現代,解決當代的故事。在學生的創意劇本中,孔子現身台南孔廟,對光鮮亮麗卻對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迷惘的歌手授以儒學之道,啟發他面對挑戰的勇氣,以年輕人的角度詮釋唐獎漢學以中華文化促進人類內在自覺的精神。

「點燃創意‧跨出想像─唐獎104年高中(職)青年學子創意提案活動」將在11月21日進行決選及頒獎典禮,最後將選出前三名,各再頒發三萬、兩萬、一萬元的獎學金。

更多新聞報導>>


余英時 尹衍樑 獲頒CAAPS成就獎

被視為是美國華人學術重鎮的「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CAAPS)在今年第40屆年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唐獎首屆漢學得獎人余英時教授(如中圖),並頒給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傑出科技創新專業成就獎」(如下圖),表彰兩人在國際漢學領域與科技創新發展領域的卓越成就。

享譽國際的余英時教授,在超過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中,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2006年時獲頒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成為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華人學者;2014年9月,更成為唐獎漢學獎第一屆的得獎人。

中西學界一致推崇余先生為21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先生「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治史宗旨也鼓勵年輕學者以新方法、新角度瞭解與詮釋中國文化。

而尹衍樑博士20年來親自領導發展各項創新科技,獲得美國、歐盟、英國、日本、加拿大、中國等國約448項在營建創新科技發明。

CAAPS大會主席,也是美東華人聯誼會董事長張彰華博士表示,「尹衍樑博士發展出世界頂尖高品質高效率自動化統包營建整合技術,創新應用於台灣建築及高科技廠房之興建,為建築耐震安全及高度時間競爭之台灣高科技產業做出重要貢獻。而其技術輸出普獲中華民國及歐美、日本、俄羅斯等國家肯定,顯見其在科技創新專業之成就對世界之貢獻。」因此於40週年大會時頒發「傑出科技創新専業成就奬」給尹衍樑博士,肯定尹博士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更多新聞報導>>


唐獎得主艾利森獲2015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唐獎得獎人再傳獲獎捷報!唐獎首屆生技醫藥獎得獎人詹姆斯‧艾利森9月8日獲得素有「美國諾貝爾獎」美譽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這兩年是艾利森博士的豐收年,自從在2014年獲頒唐獎生技醫藥獎之後,艾利森博士陸續又獲得了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 (2014)、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2014)、Gardi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 (2014)以及Paul Ehrlich and Ludwig Darmstaedter Prize(2015)等等,獲獎無數。

更多得獎資訊>>


2015世界科學院年會 奧比‧薩克思發揚永續精神

唐獎第一屆法治獎得獎人奧比‧薩克思大法官,將參加今年11月18日至21日於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世界科學會年會(TWAS),並代表唐獎於開幕儀式後,針對永續發展及社會平等的議題,發表大會主題演講。

世界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由發展中國家發起,宗旨為支持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卓越科學研究計畫,同時設立各項補助管道,鼓勵發展中世界的科學家出國研究進修,建構發展中地區的科學能力。

前往瞭解世界科學院>>


COP21 唐獎不缺席

將於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1)已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在COP21上,各國將針對氣候變遷、國家減碳承諾、停止對化石燃料補助、再生能源發展等各項議題達成協議,並將於2020年生效。COP21將簽訂具法律限制性的《新巴黎協議》,使全球更有效的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朝抗災、低碳社會與經濟發展,是環保氣候議題的重要里程碑。

唐獎在四大獎項特別設有「永續發展獎」,第一屆永續發展獎頒給被世人譽為「永續發展教母」的布倫特蘭夫人,受到此領域關注,唐獎將於年底前往巴黎參加COP21,向國際介紹唐獎。COP21,唐獎不缺席!

前往瞭解COP21>>


九月看唐獎 FB歡迎您來按讚

九月看唐獎,唐獎最新消息、得獎人動態及唐獎的小故事,還有不定時的抽獎活動,全都在FB粉絲團,快來唐獎Facebook粉絲團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tangprize

唐獎教育基金會 電子報 第3期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