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 Prize Newsletter

唐獎教育基金會 電子報 第8期 2016年12月


唐獎官網
電子報訂閱 / 退訂
English   Follow Us

本期索引



本期內容


向頂尖人物看齊 「世界的唐獎」得獎人影片熱映中

唐獎第二屆得主具有國際矚目的卓越貢獻,唐獎教育基金會與中視團隊合作,費時數月前往得獎人所在地,採訪得獎人及數十位重要相關人士,製作四支「世界的唐獎」得獎人影片,包括永續發展「能源效率教父」、生技醫藥「基因編輯革命」、漢學「西方的孔子」及法治「堅韌的正義」四支節目,採訪記錄每位得主的成長背景、奮鬥歷程。

唐奬得主,這個時代懷抱夢想、不輕言放棄的實踐者,也是當代的先驅、世代典範,能向他們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在於待人處事的態度與面對問題的勇氣和決心。影片內容老少咸宜,歡迎觀賞與唐獎得主深度對話。

觀看「世界的唐奬」第二屆得獎人影片

唐奬週故宮特展 解密華夏文物自然觀

9月22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之唐奬歡迎酒會,為一系列的唐獎週活動揭開序幕。今年唐奬第二度與故宮合作舉辦「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為得獎人與貴賓展示各項珍藏文物的精髓。

第二屆特展以永續發展為主題,展場面積達267坪,展件呈現上古先民觀察天地的運行,逐漸演繹出人文變化的大要。許多珍貴展件都是第一次和外界見面,其中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釉色青中泛藍,局部微現粉色光澤,釉面滿佈棕色紋片,圈足略高,在鑑賞家的心目中始終獨領風騷,被視為青瓷典範,在本次特展首度以360度完整面貌呈現,獨特的美感,讓得獎人讚嘆不已。

珍品難得出閘,故宮特展展出至12月22日止,歡迎大家把握最後機會前往故宮觀展。

更多酒會資訊

更多展覽資訊

六巨擘獲唐獎 頒獎典禮大師雲集

9月25日下午唐獎第二屆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盛大舉行,現場重量級學術大師雲集,包含首屆唐獎生醫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等人都來台。另外包含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野依良治、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翁啟恵前院長、廖俊智院長、王德威院士等,都一一到場出席,全場產官學界代表近1,500人共聚一堂,恭賀本屆得主的卓越成就和影響力。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在致詞時表示六位得主貢獻卓著,是世人景仰的巨人,「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開拓創新、前瞻性和深刻影響力的研究」。透過與這些跨時代的頂尖人物連結,拓展國際視野,為世界學術的交流進一份心力。

更多頒獎典禮資訊

在地文化豐富唐獎盛宴 呼應減碳精神

9月25日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當晚於圓山飯店舉辦「唐獎盛宴」,除了將中華文化中的唐詩入菜之外,還追溯歷史味道,以台灣在地特有的辦桌文化,來彰顯得獎俊彥的禮讚。

第二屆唐獎盛宴特別請來擅長台菜料理的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郭宏徹和圓山大飯店宴會主廚葉伯華合作,共同籌備唐獎盛宴。盛宴以「望月登樓」為宴名,宴請遠道來台的得獎人,嚴選全台17縣市當季在地食材,將台菜原汁原味、講究爆香與快炒技藝的特色發揮到極致,以「食當季、吃在地」的理念,呼應永續發展「減少碳足跡」的精神,與賓客同歡。

更多盛宴資訊

不朽名曲輝映榮耀 以樂聲尊崇唐獎得主

唐獎於9月26日在國家音樂廳安排「唐獎光輝 世界共響」音樂會,由指揮邱君強率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演出,不只向得獎人表達致敬之意,更展現唐獎國際格局和彰顯台灣多元藝術文化之美。

音樂會上半場主題為「創新與傳承之聲」,首支曲目為唐獎委託國內作曲家鍾耀光創作的「唐獎節慶」。接續由鋼琴家魏樂富、嚴俊傑師徒搭檔,聯手演出演出兩首具開創性、歷久彌新曲目: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及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奏曲》,傳遞唐獎為世代改變的精神與傳承創新的價值。

下半場主題為「榮耀之樂與臺灣之美」,作曲家李哲藝根據所有得獎人心中最愛的音樂,發展出「唐獎禮讚」組曲,向他們表達敬意。音樂會壓軸演出知名作曲家馬水龍對玉山的雄偉而所創作的「無形的神殿」,並引用了幾首鄒族與布農族原住民歌謠,描寫出他對玉山之美的悸動。

更多音樂會資訊

睽違兩年 唐獎得主演講啟迪人心

儘管梅姬颱風來襲,多場唐獎大師座談活動受到影響,但9月24日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舉辦的四場「唐獎得獎人演講」,以及之後在中央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台灣大學舉辦的三場「唐獎大師座談」場場精采,迴響熱烈。

9月24日一早登場的,是由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能源科技中心科技副主任卡吉爾博士(Dr. Ashok Gadgil),代表唐獎得獎人亞瑟.羅森費爾德(Arthur H. Rosenfeld)教授,所做的唐獎永續發展得獎人演講,卡吉爾提到,加州可以成為全美耗能相對最低的一州,有三個關鍵因素都與羅森費爾德有關,包括用電計畫跟市場效應、家電用品的用電標準和建築物的法規。

唐獎漢學獎得獎人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則由嫡傳弟子、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亞洲與中東委員會主任鄭義靜(Rachel E Chung)代表演講,鄭義靜強調,狄培理教授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進行跨文明對話,她也相信,這樣的對話不僅適用在美中台之間,也包括其他所有國家。

而「生技醫藥獎」得獎人演講,則是由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張鋒(Feng Zhang),因為發現基因編輯技術而勇奪唐獎生技醫藥獎的三人共同演講。

最後一場演講是法治獎得獎人路易絲.阿爾布爾(Louise Arbour),她認為現今的國際秩序是「以規則為基礎」,而非「以法治為基礎」,而國際治理遇到許多難題,其中包括氣候變遷、難民、解除武裝議題,都仍亟待解決。

更多唐奬得獎人演講資訊

觀看得獎人演講影片

大師座談學子面對面 滿場座無虛席

除了精彩的得獎人演講,唐獎也安排得獎人深入大學校園,和師生進行「唐獎大師座談」,每場座無虛席,甚至連走道都坐滿了聽眾。

9月26日在中央大學舉辦漢學大師座談,由中研院前副院長王汎森院士主持,鄭義靜博士代表狄培理發表演講。鄭義靜說,文明間的對話會產生力量,影響人文素養,普及大眾,文化整合交融,結合外來想法做法,進而脈絡化、再生的過程,無窮創造新生,由內而外,有機轉變再生。會後鄭義靜博士還與旁聽的復旦高中學生們,分享孔子與廟堂祭祀人員的問答故事,鼓勵學生勇於發問。

26日下午在台北醫學大學登場的大師座談,由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的道納博士發表演講。道納強調,「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最大突破可能是應用在人類胚胎上。在對談中,她呼籲科學家從實驗室象牙塔走出來,與大眾溝通醫學或道德倫理的疑慮。同時她也提到,政府必須要意識到基因工程的利弊,制定法規有效規範。

9月27日在台大由阿爾布爾主講的法治大師座談,吸引不少學生風雨無阻前往聆聽。阿爾布爾在演講中表示,很多時候必須策略性地接受妥協,才能讓想法被推動,例如政府對於禁止和打擊毒品的策略已經證實是失敗的,所以應轉化想法,改從社會和健康方式管理,這也是策略性妥協。

完整座談內容可前往以下網址觀賞:觀看大師座談影片

唐獎榮耀展 以設計視覺語言致敬

唐獎榮耀暨獎章證書展9月於台北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空間展出,吸引許多海外旅客駐足停留。10月移展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4樓長廊,邀請南台灣民眾共同體會大師風采。

本屆榮耀展增添更多得獎人元素,包括今年4大獎項得主捐贈給基金會的紀念物,例如漢學獎得主狄培理於1948年初次造訪中國時,從北京寄回美國給母親的2封家書。

法治獎得主阿爾布爾捐贈的「盾形紋章」手工繪畫,是2004年她赴任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時,加拿大大法官們所致贈,將阿爾布爾經歷的各項重要職務及貢獻,一一用各種紋章代表,包括她在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Y)、盧安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R)的貢獻。

永續發展獎得主羅森費爾德於2010年11月退休,時任加州州長的阿諾‧史瓦辛格為表彰他對加州節能及環境保護的卓越貢獻,頒發「終身成就獎」證書給他,羅森費爾德將這張珍貴的證書捐贈給唐奬基金會收藏。

生技醫藥獎得主道納致贈《桃樂絲‧霍奇金(Dorothy Hodgkin):女科學家的一生》這本書給唐奬教育基金會,期勉基金會能夠持續支持人們,透過科學追求真理與知識。

另一位生技醫藥獎得主張鋒則是捐贈3DCRISPR模型,是2016年6月他在教職升等時,研究室同事特別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送給張鋒的紀念物。


我們的努力,全都記錄在《唐獎電子報》。希望與您搭起互動的橋樑,帶您認識唐獎,瞭解唐獎。

※本電子報由唐獎教育基金會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取消訂閱

※此郵件是系統自動傳送,請勿直接回覆此信。



唐獎官網
電子報訂閱 / 退訂
English
Go To Top   Follow Us

 
唐獎教育基金會 電子報 第8期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