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

陳建仁:唐獎是世界級獎項,帶動國內生醫產業發展

2021.04.28
  • 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這個獎雖然都是國外的人得獎,但我們學界本身也有受到很多鼓舞,大家也願意投入生技產業的研發,所以除了帶動全世界看得到唐獎以外,更重要的是,也帶動國內生醫產業的發展,真的很有幫助,謝謝唐獎。」

 

他是陳建仁,蔡總統口中的暖男「大仁哥」,2020年卸下副總統職務,重返中央研究院擔任特聘研究員。曾任國科會正、副主委、衛生署長、中研院副院長,也是國際知名的烏腳病與慢性砷中毒研究專家,所訂立的飲水中砷含量的標準全世界受惠、B型肝炎與肝癌的研究成為全球臨床指引,對世界公共衛生發展貢獻卓著。

 

大部份的人可能鮮少注意到,這樣一號人物也曾是唐獎首屆生技醫藥獎評選委員會召集人。2014唐獎生技醫藥獎選出癌症免疫療法專家詹姆斯•艾利森及本庶佑,兩人很快在2018年同獲諾貝爾醫學獎肯定。媒體因此開始有這樣的形容,「唐獎是諾貝爾的前哨站」,這份對唐獎的讚譽,參與草創的陳建仁深感與有榮焉。

 

「唐獎是世界級獎項。」陳建仁說,由於獎金額度非常高(台幣五千萬),不應該只是區域性或國家級的獎項,而應該放諸全球。當時評選委員會憑藉中央研究院豐沛的學術網絡資源,加上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的聲望,網羅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公共衛生等各醫學領域的專業評選委員,也包括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委員組成後,分組對人選深入評估,撰寫報告,經過充分的意見交換,選出的得主皆為一時之選。

 

「研究結果已進入可實際應用的範圍」是唐獎生醫獎最大特色,講求實際應用,不只推進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界往前邁進,成為繼半導體及精密機械以外,下個兆元產業的潛力股,陳建仁個人學術生涯也有個「跟世界連結」的轉捩點。

 

35歲就當上台大醫學院教授,不免志得意滿。當時他同時兼任中研院的合聘研究員,中研院生醫所所長吳成文首開先例,聘請9位國外學者對所上的研究員做評鑑,陳建仁收到的評語是除了稱讚,還多了一個轉折語:「然而 (However)」。

 

這份評語是這樣寫的:「如果陳建仁要成為一個國際級的學者,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陳建仁現在台灣是很不錯,但他一定要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不要滿足於自己現有的成就。」

 

陳建仁不諱言說,這個建議讓人很不舒服,但確實是很中肯的建議。這件事啟發他開始思考所做的研究「對全世界有什麼幫助」,後來他走訪中國、孟加拉、印度、南美等地,幫助世界各地同受砷中毒之害的人。

 

「慢慢地你的視野就打開了,你會了解說做一個好的公共衛生工作者不是只在你自己的本土,應該以全世界、全人類作為目標。」。因此,他鼓勵年輕人「絕對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的地方,要放眼天下才會有雄心壯志」。

 

唐獎首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有「永續發展教母」之稱的布倫特蘭夫人,也是陳建仁在卸任媒體茶敘中提起過的大人物。

 

2003年,布倫特蘭夫人時任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她不畏國際政治壓力,派人來台協助台灣處理SARS疫情,有助台灣疫情獲得控制,給當時臨危受命擔任衛生署長的陳建仁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沒有像她這樣有遠見,而且有膽識的幹事長(秘書長),WHO不會做出這樣對全球健康有利的作為。」布倫特蘭夫人的行事公正、專業至上及優異的溝通協調能力,也讓陳建仁見識到世界領袖的風範。

 

不是人人都有像陳建仁這般學而優則仕、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不只能造福一國之民,更能裨益全世界。一名好科學家應該具備什麼條件?陳建仁常說:「科學家有兩隻腳,一隻是智慧,一隻是慈悲。」除了尋找解開疾病的奧秘,也應該思考如何讓研究發現造福人群。他認為,從這兩個角度去看唐獎的每個得獎者,他們都做出對人類福祉最好的貢獻。

 

一如採用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字體的唐獎LOGO,象徵人的雙腳邁開步伐,大步前進,兼具智慧與慈悲,關心21世界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為世界之美好努力。



文/李皇萱 圖/黃敬峰




圖說:2014唐獎首屆得獎人公佈記者會,由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集人李遠哲院士(右二)率領生技醫藥獎召集人陳建仁院士(左二)、評選委員會執行秘書張文昌院士(左一)及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閻雲(右一)一同公布得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