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基金會組團參加日本舉行前瞻思維之科技與社會STS Forum
2014.12.23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唐獎教育基金會於今年經創辦人(前財政部長及科技政策部長)尾身幸次Koji Omi 邀請,加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 (STS) forum 為會員,為宣傳唐獎,並贊助大會為主要贊助商。

這每年一次(2014為第11屆)定期於京都舉行,此次會議於10月5至7日選在17年前(1987)世界各國簽署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之會場京都之Kyo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舉行,活動期間門禁森嚴。創辦人Omi指出20世紀科技爆發進步帶來繁榮及人類生活品質之提升。但是科技進步也帶來倫理、安全及環境問題,其負面效應甚至威脅人類之未來。目前最大的挑戰包括:經濟發展及全球暖化之協調、反恐、防傳染病擴散、克隆技術對身體健康利益及倫理問題評估。因此,本論壇取名為「科技光明及黑暗面」。

本次大會計約有1000位邀請貴賓參加,包括近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從世界觀的角度解決能源與環境、ICT技術、尖端醫療技術等。本會議係提供平台供學術界、研究機構、政策、企業、媒體各界之領導人群聚討論21世紀科技問題。基金會特別組團邀請中華顧問工程司卓訓榮董事長、中興社陳吉宏執行長及台灣營建研究院詹穎雯院長參加。國內另前往出席者包括中研院翁啟恵院長、李遠哲前院長、資策會張進福董事長、中正大學吳志揚校長、交通大學謝漢萍副校長、台積電劉德音總經理等人,是歷年來臺灣參加最多人數,遺憾的是STS雖稱為NPO組織,我科技部代表仍被排除在邀請名單內。大會探討課題包括科技與人類未來、能源及環境、21世紀大學角色、研究及創新、人口及資源、油頁岩氣/油革命、再生醫學、工業創新、產官學合作、海洋、ICT 安全、科技外交及國際合作、智慧城市、政治領袖、科學家及企業家對話、新及再生能源挑戰及解答、營養、新材料及奈米科技、21世紀科技教育、水資源、ICT隱私權、國際企業競爭及合作、全球資源有效運用、全球健康、核能科技觀、預防醫學、新製造科技、開放中國家能力提升、氣候變遷調適、大數據(big data)、科技公衆對談、為永續之社會創新、開發中國家科技、科技長未來角色、創新及社會、為後代永續之作為等。

一、創新科技帶動永續未來期望

開幕典禮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演講,日本皇太子蒞臨閉幕會議表示“我們希望努力匯集世界的智慧找到最佳之科技方法,以達對地球的未來,人類的永續發展”,他並在場聆聽各場次之結論。本次會議中並特別安排各特別群體之討論會,包括科技部長、大學校長、各國研究院院長、NSF等贊助機構首長、CTO/CSO(技術長/科學長)等群體。唐獎教育基金會並利用大會主影幕、手册、展板及基金會簡介等介紹唐獎供各國貴賓暸解此主題相關之重要國際新奬項。

首位演講者安倍晉三首相指出日本政府強力支持而快速發展並有成果之三項領域,包括機器人在高齡社會、農業及減災應用,再生醫學實用化,及氫燃料應用。他特別引用Verne於1874年所著“The Mysterious Island "小說,由氫及氧組成之水有天會成為提供無限熱及光之源,表示已經實現小說夢想,破除行政障礙,要求所有政府部門新車須採購明年即將上市電氫混合車。法國外長(前首相)Fabius則寄望明年12月聯合國簽署氣候變遷框架協定在巴黎舉行之第11次會議能達成減碳具體協議,而科技是Low Carbon Future之關鍵。美國國科會NSF首長Cordova強調年輕人、女性多參與及民間citizen scientists 的重要性。日本Toray公司總裁Sakakibara談到科技提升產品創新之重要性,他舉所創研之碳纖維已佔波音777飛機50%結構材料,減重25%,節約燃料20%,另汽車也減重30%,科技可減少能源、資源浪費,並減少CO2排放。

安倍晉三所提到由Toyota發展將於2015年4月在日本上市,每車銷價約為二百萬台幣,夏季將於具氫氣填充設施之歐洲及北美地區上市,這是繼油電混合車後更緑色環保並減碳及空氣污染之新車種。另外,日本Tsukuba茿波大學針對高齡化社會所成立Cyberdyne 公司(www.cyberdyne.jp)所發展之HAL suit 機械衣供醫療及工作使用,山海嘉之教授於大會晚宴中發表專題報告,其運用機器人、IT、心理及身體整合之高超生技醫學及機器人科技,所製機器義肢、強化身體結構力量等產品,驚艶全場,聽衆多次鼓掌稱許,實也宣揚了日本創新生產之實力。

二、2015年是世界發展關鍵年

能源與環境是最重要課題,也因帶動碳稅而影響國際經濟發展,不論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均是世界各國面臨最大的急迫挑戰。新任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Gordon McBean指出以目前世界能源需求經濟發展趨勢,要將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以將全球溫度成長控制在2度C以下,似是愈來愈不可行,除非我們能在能源科技有創新之行為。他也表示2015年是世界發展最關鍵一年,在2015年世界各國將致力於三項國際議題:3月在日本仙台市Sendai舉行之減災會議,12月在法國巴黎舉行之氣候變遷會議,及目前正在進行期能在2015年達成永續發展目標之高層政治論壇。這些會議,我國未必能參與並表達意見,但其成果勢必對我國有深遠影響,政府高層應該成立特別專案組織,掌握情況並協同企業及早因應。

三、大會之總結報告

1、參加人員:本大會共計有由10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在科技、政策、企業、媒體領域領導人受邀請來參加三天大會,共商如何強化科技光明面,並控制科技之黑暗面。

2、榮譽主席:已經參加過四次大會之安倍晉三首相同意擔任此論壇組織之榮譽主席。

3、擴大活動:本大會已邁入第二個十年,並已經由初期會議轉型成為全球領導人一項非常重要的國際行動組織,我們會繼續加強交流處理,並尋找人類面臨難題之解答。今年大會決定成立"STS年輕領䄂計劃"以邀請年輕領導人積極參與,並決定在明年大會舉辦前先在北京、柏林、吉隆坡等主要都市舉辦研討會以擴大本forum之活動。

4、擴大參與:STS forum必須向相關之社群擴充關係。追求人類永續未來需要更多的科技合作、增加公衆信任、及促進個人或社會行為之明顯進步。科學家與社會必須擴大及改善交流,使社會大眾能適時被告知決策,其所致之風險及效益能清楚說明。此外,STEM教育之重要性要公告週知,高品質科學計劃要制定以帶動民眾興趣,也使民眾暸解科技對社會之重要性。藝術、人文、社會及政治學,及社會創新都是十分重要元素。

5、跨界合作:除了加強互動,論壇努力結合公私部門、學術、政府及企業,及民生社會,形成跨領域聯盟。此聯盟將發展包容性構架以涵蓋世界各會群體,此構架將擴大女性參與,並增加科學、工程及醫學學術之影響力。技術長CTO將變成企業及大學科技發展間、私立實驗室及公部門間之橋梁,以培育創新。

6、創新發展:工業創新係由新製造科技、機器人、奈米科技及新材料所帶動,並在產品發展、健康照護及都市生活等領域擔任重要角色。農業創新是因應氣候變遷所必須推動,以適應其在世界許多地區所造成生產模式之改變,包括乾旱地理區域之擴大。

7、創新連結:有必要將地球某地之創新連結至其他需求的世界角落,以確保將永續性解答傳播於全球,特別是人口成長之貧窮國家。發掘能提升優質生活標準之方法,包括撙節資源,運用更耐旱及抗鹽化能力之新植物品種,以面對未來世界更多乾旱面積擴大下,仍能確保食物供應安全。

8、科技擴散:科技外交加強關係並跨越國界。贊助開發中國家之教育、研究及中小企業,以提升其能力是必要的。經費贊助機構須贊助國際合作計劃,特別是全球議題,以推動多邊佈局。企業界聚焦於科技在世界經濟之競爭及合作日益重要。

9、氣候變遷:全球環境問題正達到一個臨界階段。達成尋求特別措施以減少CO2排放之共識是極為迫切。氣候變遷區域行動(RACC6)分組指出最好方法去提升韌性(resilience),及發展機制以增加社區及機構之動機以及早預估極端氣候所致情況,並预先強化抗災韌性。並鼓勵形成知識行動網路,例如:結合城市及地區面對海水平面上升。RACCS6將與2013年啓動之十年國際研究計劃"Future Earth"密切合作,主辦先期研討會。

10、海洋及水:我們所居住之生態環境不祇限於陸地及包覆之大氣。地球之絕大部分是水域海洋、冰河及表面水補充地球溼度,形成生命依存之水利圈。海洋及深層洋流是氣候之核心,而且溫室氣體排放管制及對海洋及地球乾淨水之更加瞭解是發展人類永續未來,確保足夠能源、健康及豐富社會生活所必要。

11、能源:油頁岩氣/油開採開啓一個世界能源供應之新階段。我們必須暸解未來能源供應必須包括多様化選擇,其能和符合安全、環境及社會調合一之最佳標準。長期以來,持續使用石化燃料將造成不可接受之環境成本。我們需要採用多樣化能源,核能仍是重要選項,惟加強核能安全、安全防擴散是重要的。

12、全球健康:在全球健康議題,基因體及再生醫學研究發展迅速。iPS cells有高潛力在治療達成突破性科技,而個人化及預防醫學研究必須加速以結合營養科學知識。腦科學研究推動將可在高齡化社會改善人們生命品質。現在有更急迫需求以建立新國際系統以提升產官學界及WHO對全球健康之合作研究。現在也有急迫需求去強化全球社區處理像伊波拉傳染病之能力。

13、ICT科技:ICT伴隨大數據(Big Data)出現,正改變一切,從研究到生產,從教育到娛樂,從討論到發現。一個全球層次對於世界ICT規則之共識是必要的,特別在安全及隱私權保護。智慧手機網路興起將轉型社會,不論在先進或開發中國家,均帶動鼓勵女性參加研發、教育及創業,可強化女性之能力。

14、都市發展:超過一半之世界人口已住在都市,快速都市化帶來多樣挑戰及機會。必須運用都市規劃科技以創造智慧城市以發展更宜居、人性化及安全之都市環境,以支持城市演化、人文價值及文化。

15、資源保育:因地球是有限的,世界人口不應無限成長。我們必須以人類狀況,思考100或500年後情況,進行全球對資源及廢棄物之合作管理。據此,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是最重要上策,並應持續聚焦在人類及地球之永續性。我們都須承諾積極為未來世代鋪設永續之路。

16、下屆會議:大家同意明年第12屆STS forum於10/4至10/6在京都舉行。


四、攜回資料:

1、海洋探測計劃相關資料:包括日本JAMSTEC(www.jamstec.go.jp)、歐盟贊助MIDAS(www.eu-Midas.net)、ARGO國際合作計劃(www.argo.net)、歐洲海洋觀測資料網EMOnet(www.emodnet.eu)、GOBI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計劃(www.gobi.org)等。(交給科技部參考)

2、核能與核廢料處置資料:交給台電公司及中國工程師學會能源與核能安全專案小組參考。

3、Smart Cities 資料。

4、電氫燃料混合汽車及新鈉離子電池資料。

5、大會手冊、活動安排及參加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