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新冠肺炎中血管病理學之機制
2021.12.23
A- | A+
分享
計劃資訊
年期:2021-2023
經費:約330萬

研究目標
血栓是新冠肺炎中不良結果的顯著預測指標,該異常可能是凝血級聯反應過度活化和/或病毒引起的血管損傷所致。然而,其中機制仍未被充分了解。先天免疫系統中的髓樣細胞(myeloid cells)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內扮演重要的角色,且先天免疫系統與凝血反應增強及血管損傷皆有高度相關,那麼凝血級聯反應的活化有多少是由發炎反應引起的?腫瘤壞死因子 (TNF) 是一種關鍵的促發炎細胞激素,其表現量上升已被證明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增加有關。綜上所述,本計畫預期透過研究炎症與凝血在接受抗 TNF 生物製劑治療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關係,來解答新冠肺炎致病機制中的這一項重要難題。


研究方法
血液樣本將從三項在新冠肺炎患者進行 TNF 阻斷的臨床試驗中取得,採樣時間定在診斷時及診斷後 24、48 、72 小時、5 天和7 天,亦會採集 14 天到 28 天的晚期樣本來觀察恢復期的反應特徵。策略上是讓計畫之生物標記和研究機制與 ISARIC、COMBAT和敗血症免疫體學等研究一致,就能在更廣泛的背景下充分地了解這些樣本。目標將繪製出血漿中發炎媒介物質之釋放動力學(Luminex)、和有/無接受抗 TNF 治療患者的血流細胞表現型之變化動力學(質譜)。鑑定出的表現型和功能性特徵將為新冠肺炎的診斷和治療策略提供信息。本計劃集結了免疫學家、血液學家和心血管專家,以開發獨特的表現型及功能檢測方法,將提供對新冠肺炎中先天免疫異常機制之洞察,並將所有結果與患者的臨床大數據資料做整合。

預期結果
年齡、糖尿病、肥胖、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是新冠肺炎預後不良和體內過度發炎的主要危險因子。雖然過度發炎會導致不良結果,但最嚴重的情況仍是由血栓所致。因此我們必須了解血栓發生的機制。而TNF是核心細胞激素,在內皮、血小板、凝血和免疫反應中皆起到關鍵作用。 解開其在新冠肺炎綜合症狀中的作用將有助於研究疾病機制,並可以對本身具血管血液相關危險因子而容易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進行分類。更重要的是,系統性地監測免疫反應將能夠及時檢測出抗TNF治療的反應者和非反應者,為數據分析提供明確的輸入。透過本計畫,將了解免疫系統活化與新冠肺炎凝血症狀之間的關聯,有助於鑑別具有嚴重併發症風險的患者,並引導具即時性和高轉化收益的免疫調節藥物試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