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報
萬物皆有靈,發現黑猩猩智慧過人
60 年前,珍古德(Jane Goodall)博士簡單帶了雙筒望遠鏡、筆記本與一身對動物的愛前往非洲坦尚尼亞開始研究黑猩猩,從此改變世界對靈長類動物與野生動物的理解。如今珍古德博士已高齡 86 歲,仍不忘敦促世人重視全球氣候變遷與自然環境保護的緊迫挑戰。
「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會對地球產生一些影響,而我們可以選擇產生什麼影響。」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繁榮,與環境生態之間的衝突也日益嚴重,幾乎將畢生精力奉獻在熱帶雨林的珍古德博士睹此情景也憂從中來,在熱帶雨林中,所有事物皆相互聯繫、環環相扣,再怎麼渺小的物種皆可發揮作用,人類社會也理應如此。
然而綜觀今日,人類對大自然與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所作所為就像單方面欺壓,絲毫不考慮大自然的承受力、也不在乎野生動物去向,我們打著經濟發展名義,不顧其他物種可能面臨絕種的慘況,也許最首當其衝者就是北極熊。
有關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惡果不勝枚舉,比如第四、五級熱帶氣旋出現比例正在逐年增加,沿海地區未來面對強颱恐防不勝防;北極海冰融化導致甲烷熱點暴露,萬一冰中的甲烷也開始大量釋放到大氣中,暖化威脅將是二氧化碳的 30 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若過高,還可能導致層積雲難以成形。
或許最惡惡相報的是,隨著溫度逐年升高,糧食收成量可能逐年減少,然而昆蟲的新陳代謝率隨氣溫升高而增加,這可能導致牠們吃掉更多作物,幾十年後人口暴漲、糧食短缺又要面臨蝗蟲、毛毛蟲等蟲災,有如另類末日景象。
自然環境與文明社會,孰輕孰重?對一年平均旅行 300 天的珍古德博士來說,答案似乎再明顯不過,珍古德博士如此重視生態環境,要從 60 年前義無反顧闖入非洲研究黑猩猩講起。
當年,全世界對黑猩猩的習性還知之甚少,珍古德博士自己當然也不清楚。剛進入叢林生活時,野生黑猩猩一見到珍古德便上逃下竄,因為從來沒有人類前去接觸牠們,在完全融入黑猩猩社會、經過數個月耐心等待後,黑猩猩才終於開始接受珍古德近身,也因這一觀察,珍古德帶來開創性發現:黑猩猩居然也會製造與使用工具來達成目的,會用各種手勢來溝通,也會互相親吻、擁抱、拍背,牠們會暴力發動鬥爭,但也會展現無私付出的一面。
在當時,科學家認為使用工具是人類特有行為,然而珍古德看著這些靈長類動物從樹枝上剝下葉子、將它們推入土堆探查白蟻(黑猩猩的零食),認知到大自然生態的不可思議與多樣性,也意識到黑猩猩與人類有太多相似之處。
珍古德博士隨後發表了多篇有關黑猩猩的論文,這些發現令世人震驚,她還協助指導美國國家衛生院終止了其對黑猩猩作為實驗動物的侵入性研究。她成為維護動物生存權利的倡導者,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更是直言不諱。
人類與其他生物並沒什麼不同
珍古德博士直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就是人類自食惡果的一個例子,人類影響全球生態,大自然便反撲,「我們不尊重生態、不尊重動物,不斷砍伐森林、壓縮動物生存空間,甚至發展出野味飲食,各種不衛生的方式導致動物身上病菌轉移至人類身上,衍生出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tic diseases)。」
氣候變遷則是我們不尊重大自然的另一個惡果,人類原是地球至今最高智慧的物種,卻正在一步一步摧毀我們唯一的家。珍古德博士強調,如果我們不盡快團結與正視大自然、並意識到人類只是自然界的一小份子,那麼人類未來面對的將是一個黯淡、毫無生機的地球。
既要幫助人類,也要幫助動物與環境
珍古德博士創立了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以研究及保育黑猩猩,並在坦尚尼亞貢貝溪國家公園(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周邊地區推動「TACARE」計畫,與當地居民合作引入永續農耕方式,推行造林計畫,發起小額貸款計畫,提供更好的衛生設施及女性教育機會等來解決人民貧困的問題,同時也保護黑猩猩的森林棲息地。
近年來,珍古德大力推動與環境教育有關的「根與芽」計畫,鼓勵青年們以實際行動來愛護動物及改善環境,培養下一代成為具環境意識的公民,守護我們的地球。
第四屆永續發展獎得主遴選歷經 1 年多,最終獲獎人公布為珍古德博士之際,恰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冥冥之中似乎相呼應。面對刻不容緩的生態浩劫,珍古德博士說過,她將會持續戰鬥直到生命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