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跨越癌症高牆
2021.06.01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科學人》2021年6月號

「免疫檢查點」的發現,顛覆了癌症免疫療法的思維。

撰文/林慧珍 Hui-Chen Lin

插畫/余佩珊 SunShan Illustration

 

美國癌症研究中心(CRI)2013年發起以每年6月為「癌症免疫療法月」,積極增進大眾對癌症免疫療法的認識。由CRI 帶頭推廣並非偶然,CRI 成立於1953 年,創辦人之一諾茨(Helen Coley Nauts)正是「癌症免疫療法之父」骨腫瘤外科醫師柯里(William B. Coley)的女兒。

 

柯里注意到一些癌症病患在嚴重感染後,腫瘤竟意外消失,推論感染引發的發炎反應有擊退癌細胞的作用。他從1891年開始試驗,把細菌注入癌症患者體內並觀察腫瘤反應,但因缺乏令人信服的實證結果,這種治療策略並未獲得廣泛認同。

 

1970 年代,免疫學開始蓬勃發展,人類對免疫系統的複雜作用有更多了解,也為癌症免疫療法奠下較為清晰的立論根基。然而科學家嘗遍各種策略,依舊不見顯著成效。直到1980 ~90 年代,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分別發現CTLA-4及PD-1 等所謂「免疫檢查點」的作用機制,免疫治療才終於有了突破性發展。原來,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涉及許多免疫調控因子,除了負責開啟作用的分子,後來發現的「免疫檢查點」則扮演煞車的角色,好讓T細胞適可而止,但也成為癌細胞得以躲過免疫攻擊的漏洞。

 

「免疫檢查點」的發現,顛覆了人們對免疫療法的思維。肝腫瘤權威、台灣大學特聘教授鄭安理解釋:「過去人們認為腫瘤細胞之所以無限生長,是因免疫細胞已無法辨識它們,因此我們一直設法讓免疫細胞重新認識癌細胞;但免疫檢查點的研究顯示,其實免疫系統還認得癌細胞,只是被『點穴』而無法作用,所以現在要解開穴道來喚醒它。」

 

嶄新的抗癌途徑自此開展。抑制「免疫檢查點」的藥物2011年起陸續上市,諸如益伏(ipilimumab)、保疾伏(nivolumab)、吉舒達(pembrolizumab)、癌自禦(atezolizumab)等療效顯著。鄭安理主持的大型臨床試驗更顯示,合併使用癌自禦及癌思停(bevacizumab,一種抑制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約5~10%肝癌末期病患的腫瘤完全消失,另20% 的患者腫瘤縮小,其中約六成病患持續用藥後繼續緩解。

 

艾利森與本庶佑因其關鍵基礎研究及對藥物研發的貢獻,共同獲得2014年唐獎生技醫藥獎以及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他們的先驅研究,使醞釀逾百年、沉寂數十年且進展緩慢的癌症免疫療法,成功跨越巨大障礙;眾多研究人員的心血也因而有機會藉「癌症免疫療法月」這類活動走入人群。然而這只是開端,仍有約七成病患對這類抑制劑無顯著反應,因此本庶佑利用唐獎補助的研究經費,精進對各種免疫檢查點分子的量測方式,並探索可有效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例如與粒線體活化有關的分子,希望提升療效。但鄭安理不諱言,自癌思停與癌自禦在肝癌大獲成功後,團隊嘗試許多其他化療、標靶、與免疫合併療法,至今尚無新處方能超越這組絕配搭檔,「感覺前面又有一堵牆把我們堵住了。」

 

從醫學科學的觀點,「整個領域若有一百分,我們只看到一分,還有99%待開發,說不定能澈底解決人類的癌症。」鄭安理指出,免疫檢查點不只兩個,免疫細胞也不只T細胞,科學家已朝向這些過去被忽略的未知領域持續探索,期望終有一日能再度跨越障礙。

 

林慧珍是《科學人》雜誌特約撰述,台灣大學動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新聞研究所科學、衛生與環境報導課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