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世界地球日的再省思

2021.04.01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科學人》2021年4月號

永續發展不能只是口號,必須落實於政策、產業,以及日常生活。

 

撰文/湯琇婷

插畫:余佩珊 SunShan Illustration

 

今年4月22日,將迎來「世界地球日」51週年。回顧1970年代,環境運動在美國街頭遍地開花,為自然環境發聲的世界地球日應運而生。世界地球日帶動了全世界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也啟發了「永續發展」的概念。

1983年聯合國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任命挪威工黨領袖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為主席,並在四年後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這份報告,催生出1992 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這場歷史性會議首度把永續發展概念搬上檯面討論:各國追求經濟發展,如何兼顧環境與社會正義的永續性?又有哪些具體的行動方針可供依循?布倫特蘭正式定義了永續發展一詞,她在這領域的貢獻讓她獲得2014 年第一屆唐獎的永續發展獎。

 

1992年之後,國際公約陸續制定,期望跳脫過去充斥衝突與究責氛圍的負向迴圈,以更正向、全面且具前瞻的方式,凝聚全球共識,為「我們共同的未來」齊心努力。此時各國首要面對的議題,是影響全球、甚至將禍延後代的全球暖化,「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等國際氣候協議逐一誕生。自此,減緩全球暖化幾乎與減少碳排放劃上等號,成為各國責無旁貸的要務。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未如想像般順利。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後,全球碳排放量仍持續上升,大氣增溫不止,強烈風災、乾旱、熱浪、暴雪等極端氣候現象一再刷新歷史紀錄。永續發展這個理想目標,在國際公約缺乏強制約束力的情況下依舊遙遙無期。

 

2016年,京都議定書經重新審訂,升級改版為「巴黎氣候協定」,允許締約國權衡其減碳能力與經濟發展步調,以此提出各自的「國家自訂貢獻」(NDC)。這項新規定看似提升各國減碳的可執行度,卻是一個更難企及的新高標:本世紀末前必須把地球增溫幅度控制在2℃以內,最好是1.5℃。這意味著在實際減碳作為上,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必須減少50%,2050 年更進一步達到零碳排或所謂的碳中和。做得到嗎?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客座講座教授王寶貫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他直言,巴黎氣候協定的約束力依舊相當薄弱,且各國各有其盤算,許多經濟大國都想方設法調降各自的NDC,以規避減碳的責任。現階段來看,零碳目標宛如空中樓閣,望得見,卻難以觸及。

 

仍值得我們樂觀期待的是,綠能科技的創新突破,有望加速減碳行動;但推動能源、產業以至社會轉型,不只是政府,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手。422 世界地球日,各界一樣會發起各種愛地球的活動。知名動物行為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2020 年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從人類、動物與環境的關係來思考,建議人們必須採取永續的生活方式,在2018年世界地球日提出「八個愛護地球的好習慣」。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地球日,422之後,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