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不為人知的信念與初衷

2021.07.23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科學人》2021年8月號

跨界、提攜科學後進,成就人類福祉的永續。

撰文/林慧珍

插畫/余佩珊 SunShan Illustration

 

不同的時代所面臨的挑戰,都因一群擁抱夢想、永不放棄的高瞻遠矚實踐家,他們高標準的自我期許與全力投入,得以為新時代找到解方,或為下一代開創未來。這群用堅定信念的先驅努力跨越藩籬找尋新契機,無論是環境永續、生態保育、科學突破、公平正義、人權維護等,這世界無疑因為他們的胸懷而變得更美好。當他們成就已跨界促進人類永續與文明時,或其理念足以影響全人類時,不免令人好奇:大人物內心惦記或是殷殷期盼的是什麼呢?或許可以從唐獎得主如何運用唐獎提供之研究補助費一探究竟。

 

唐獎永續發展獎首屆得主布倫特蘭(Gro HarlemBrundtland)最為人知的貢獻,就是1987年率先於聯合國大會上正式定義「永續發展」,及積極投入氣候變遷、公共衛生等相關推動工作,然而她關切「偏遠及弱勢地區的永續發展」,更凸顯她永續發展教母名號。為了保育肯亞地區象群,她運用唐獎研究補助費資助米爾吉斯信託(Milgis Trust),五年下來不僅象群、獅群再度活躍,居民更意識到永續保育的重要。另外她藉由設立「布倫特蘭獎」,連續三年頒授15位公共衛生及永續發展領域的傑出年輕女性,期待這些新生代種子能在開發中國家承繼她的信念及發揮影響力,改善公共衛生、促進婦女及孩童福祉並推動永續發展。

 

有別於布倫特蘭努力不放棄任何機會將偉大夢想與理念推動到世界各角落,唐獎生醫獎多位得主們以「扎根教育」為奠基,來實現不同的傳承方式。2014年得主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儘管早已從他的基礎研究中看見免疫作用的關鍵點,有好長一段時間免疫療法並未受到臨床醫師看重,這些未知機制尚待基礎研究像拼圖般逐一完成探索,才能清除卡關的障礙。他深知「臨床醫師投入基礎研究」有助加速突破治療瓶頸,因此他運用唐獎研究補助費支持一名剛獲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聘任的醫師科學家,讓這名免疫學研究醫師得以創設自己的實驗室,深化剛起步的研究,繼而爭取美國政府的長期研究經費。

 

2018年唐獎得主生物化學家杭特(Tony Hunter)發現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的作用,為癌症標靶治療揭開新頁,由於人體尚有許多細胞訊息傳遞因子,包括數百種作用未知的激酶,值得深入發掘,他期望接力研究能持續開拓新局。杭特運用唐獎研究補助費「培養年輕後進」,協助在沙克生物研究院從事訊息傳遞與癌症研究的兩位女性科學家。移民後在中學時期受美式教育啟發而對生物學產生興趣的華裔美籍科學家張鋒,在獲2016年唐獎後,把研究補助費提供給科學與大眾協會(The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成立「張鋒STEM教育關懷基金」,致力把「生技醫藥知識導入高中生的教育」。

 

自古以來,對人類福祉產生重大影響的貢獻,例如醫療的突破,世人常歸功於某些關鍵人物,可貴的是,這些眼光宏大的科學家們在實現夢想時,不忘推進教育價值、薪火相傳、提攜後進等初衷。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 S. Peters) 認為,教育是合於價值、關乎認知並出於自願的歷程,匯聚相同信念的各方力量,將成就更深遠的貢獻。

 

【作者介紹】林慧珍是《科學人》雜誌特約撰述,台灣大學動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新聞研究所科學、衛生與環境報導課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