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議題也愈來愈受到世人的關注,但究竟什麼是「永續發展」?唐獎第一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同時也是前挪威首相、曾經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總幹事的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在1987 年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中,首次給了永續發展一個明確的定義:「永續發展是一種發展模式,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的需求。」除了定義永續發展外,她也提出三個最重要的永續發展支柱-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公義。
今(2022)年的第五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則頒發給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經濟發展是永續發展中很重要的一項,」唐獎永續發展獎召集人、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劉兆漢院士表示,「布倫特蘭提出了永續發展的理念,而薩克斯是真正實踐這項理念的重要學者。」唐獎也希望能透過這次的獎項,表彰薩克斯對制定與倡導聯合國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貢獻,並肯定他在跨領域永續科學議題上的主導角色,以及他所創立的可應用於鄉村、國家、全球的多邊行動。
此外,薩克斯也在2006~2015 年間,負責針對非洲鄉村問題而制定千禧年鄉村計畫(Millennium Village Project),這項計畫選定非洲塞內加爾、奈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十個國家執行。他透過整合鄉村發展以達成MDGs 的模式,在計畫進行的十年期間,無論是增加當地農業生產、減少幼童發育遲緩、降低嬰幼兒死亡率等目標上都得到了相當可觀的成果,影響人數更高達50萬人。此模式後續也被不少國家複製、應用於減少貧窮的相關計畫中。
聯合國發布的MDGs 結果報告顯示,儘管MDGs 可藉由科學、技術、公共政策的跨領域合作達成,且無論是健康、貧窮、環境等議題在該計畫中都有進展,但距理想仍有相當大的距離,需要繼續努力。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政府領䄂及科學家們提出17項SDGs 的構想,針對全球現今面臨到的貧窮、不平等、氣候變遷、環境惡化等挑戰,具體地擬定了169的細項目標及232項指標,以幫助各國具體量化各式政策、行動並追蹤執行成效。……【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