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成立10年孕育4位諾貝爾獎得主 評審「先見之明」獲各界讚譽

2023.03.03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全球中央 No.170 2023 2月號



文/中央社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主任廖漢源

成立超過10年的唐獎在生技醫藥領域上,共有4位獲獎者4年後摘下諾貝爾獎桂冠最高榮譽。2014年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免疫治療法重大突破延長患者生命,摘下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2016年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珍妮佛‧道娜(Jennifer A. Doudna)發展CRISPR/Cas9基因編輯平台廣泛運用於各領域。於2020年得到諾貝爾化學獎。

外界好奇唐獎極具慧眼的評委組成與評選過程,是如何在全球大量生技人才中,遴選出研究與臨床成功經驗的菁英,眼光也與諾貝爾評審接近,甚至跑在前面。唐獎評選過程極複雜,但關鍵是「國際化」因素。

唐獎共頒發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4個獎項,每屆開始,評選委員發出上千封邀請函給領域提名者、個人與機關,包括這些領域的領導精英。提名人提出適合的優秀人選,評選委員會再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諮詢和遴選委員討論選拔,有共識後,得獎者才能脫穎而出。

4項唐獎各有評選委員會,由20位左右委員組成,各有召集人、執行秘書及其他工作人員,委員們都是各領域裡有傑出成就的專家學者,包括國際權威學者。

唐獎總召集人、國際知名生物工程學家暨中研院院士錢煦受訪指出,唐獎有特殊的評選機制,先邀請再提名,候選人不能自己提名,受邀候選人都是由國際知名人士提出,提名後,評選委員收到先就每位候選人研究工作成果進行專業評估,再於委員會討論,評選出10多位初步候選人,再進一步更詳細討論,選出3到5位候選人,做更深入討論,最後投票選出得獎人。

「一層又一層討論、菁中選菁,最後選出最好的。」「評選委員每位都非常認真,開會時大家充分表達意見,不見得每個都能同意,但最後都能達到共識。因為經過那麼多討論又討論,又有最後選擇。」錢煦強調。

此外,唐獎單獨設有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與遴選者無關,是兩層式綜合考評制度。國際諮詢委員由4個評選委員會推薦,由國際最有名權威學者擔任,但也參加評選委員會4個組,國際諮委了解評選結構,不是有結果才表達意見,是從第一線就經過評選,這和其他獎項不同,也是唐獎評選的特殊之處。

錢煦說,各委員會有密切聯繫及反饋,這是非常好的方式。開會花很多時間,大家都很認真,生技醫藥獎項有4位得主獲獎4年後得諾貝爾獎,可見唐獎有「先見之明」。

以2022年為例,全球受Covid-19疫情影響,疫苗與藥物相關領域研究者眾多,評委經過長時間激烈討論後,決定由美國免疫學家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生物化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及加拿大物理學家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因為發現關鍵疫苗學觀念和方法,推進開發隊放COVID-19的mRNA疫苗而共同獲獎,當時評委也曾討論是否加獲獎者數。

錢煦回憶說,限於規章規定,這是很困難的決定,過去沒有遭遇這樣的困難,但最後還是順利解決,全體委員同意3位,其他的就很惋惜。討論很激烈,很認真,完全客觀看法判斷,獲得共識。

他透露,諾貝爾獎評選過程也是如此。這屆生技醫藥有4位候選人做得非常好,但獎項最多限於3位,因此沒獲獎。

諾貝爾和唐獎等國際重要研究獎項背後的殘酷事實是,「這次沒得到,下次也部會得到」。他感嘆,因為下次就不會被認可了,明年後年就不會再用相同項目提出,所以這次不能得到,就永遠不能得到,成了遺珠之憾,自己有認識的學者有此境遇。

歷年唐獎得主除了來台出席頒獎典禮,也以各種管道管道在全球分享獲獎經歷與創新研究心得,並與台灣學術暨高等教育界分享心路歷程,對於啟發年輕學子投入科研具高度啟發作用。疫情期間,唐獎得主雖無法親自來台,仍透過媒體或以各種傳播方式,和社會保持接觸。

對於唐獎得主的深刻影響,錢煦表示,與世界一流領先學者交談提問,指點方向、研究與就學上,對年輕人有非常大的啟發與鼓勵作用,這是非常好的方式。讓他們知道如何從事傑出創新工作,達到最高階層,造福世界人群。

他強調,這種啟發非常重要,影響是長期深遠的,年輕人經過一二十年後才可看到成效,但一定會發生,不停的耕耘未來才會得到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