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研補計劃傳承得主智慧 培養下一代人才以解決未來問題
2023.07.10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東方領袖雜誌No.16


文/唐獎教育基金會 劉琬怡

放眼諾貝爾獎等世界學術大獎,只有來自台灣的唐獎創設特有的「研究補助費」制度。唐獎頒給每獎項得主新台幣5千萬元的獎金中,包含了1千萬元的研究補助費,讓得主自主規劃最長為期5年的研究推廣計劃以延伸其影響力與貢獻。唐獎創會董事曾志朗院士說明,唐獎「研究補助費」制度是創辦人尹衍樑博士的遠見與極高的視野,因其看到的不只是現在,而是未來。這是很棒的一件事,教育是一切!面對人類的困境,時代先驅者如唐獎得主會先看到問題,然後用個人的行動來解決。但問題不會一次就解決,未來還有很多的變化,複雜性也會隨著全球互動而增加,因此必須培養下一代,傳承智慧,以永續發展的概念來持續解決人類的問題。

 


唐獎研補計劃匯集改變世界的力量

唐奬執行長陳振川博士進一步解釋,唐獎研究補助費設置目的是鼓勵得主推廣理念,傳承得主精神並鼓勵該領域之研究與發展。有些得主將經費用於延伸研究計劃,如第四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的「塞內加爾東南部野生黑猩猩保育及研究計劃」;有的志在傳承、培育下一代,如第四屆漢學獎得主王賡武設置的「林娉婷女士紀念獎學金(Margaret Wang Memorial Scholarship)獎助東南亞漢學研究」。唐獎自2012年成立至今,總計有30個研究補助計劃正在陸續進行或已經完成。

 

「很多得主一生都投入研究,但他個人可能還有很多想要完成的夢想,1千萬元的贊助經費讓得主能自行執行或委託給學校、NGO等單位去進行與過去研究相關或教育推廣的工作。每一點滴的投入和累積,都將匯集成一股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播下希望的種子,有機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究竟唐獎得主們曾完成了那些研究補助計劃呢?以下是分別從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與法治唐獎四獎項領域所選出的代表性計劃成果:

 


氣候災難創傷影響認知與大腦額葉功能

地球暖化加速了極端氣候和環境災難的發生,唐獎第三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運用唐獎研究補助費指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NEATLabs,由主持人Jyoti Mishra教授帶領進行氣候變遷韌性研究,近期在氣候變遷期刊PLOS Climate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直接暴露於野火等氣候災難創傷者有顯著的認知缺陷,尤其是在視覺干擾下,處理資訊和做出決定方面有更多的困難,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社交能力有不良的影響。該研究報告不但量化分析氣候災難創傷對於大腦功能與和認知能力的影響,更提供受災社區重建和個人康復的關鍵資料,也有助做為神經-認知治療的標的。

 

另一方面,透過同步的腦電圖偵測大腦神經功能,顯示直接暴露於野火者之大腦額葉-頂葉具有較強的受刺激活動訊號,由於認知能力的關鍵是額葉與頂葉區域的活動,推測該活動訊號為對受野火影響受試者認知控制的補償機制,表明他們實際上付出了更多的認知努力,但仍然表現不佳。這些發現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的反應相似。研究總結指出,隨著氣候暖化,愈來愈多人將會暴露於極端氣候,尋找加強韌性的途徑愈顯重要。因此,該研究透過提出可能的神經-認知治療標的,提供面對氣候變遷引發之極端氣候的一項應對之道。

 


張鋒致力推動生醫科學教育

唐獎第二屆生技醫藥獎得主張鋒,2016年來台參與唐獎活動時與學生交流互動留下深刻印象:「唐獎試著讓更多人關注科學、參與科學。我認為長遠來說,這些會產生豐碩成果,因為將激勵年輕學子接觸科學,進而成為科學家,帶來許多對世界產生正面影響的新發現。」樂於培育年輕學子投入科學的他,將唐獎提供的研究補助經費提供給致力推廣科學的非營利組織—科學協會(Society for Science)成立「張鋒STEM教育關懷基金」,自2017年到2022年,透過三項計劃推展生技醫藥科學教育。

 

此三項計劃包括生技醫藥相關之《科學新聞》文章發佈、《科學新聞》進入高中計劃、英特爾國際科學展(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簡稱ISEF)的「教育關懷日」。《科學新聞》的實體雜誌在全球流通超過 12萬份,此計劃規劃製作和出版36篇與生技醫藥相關之《科學新聞》文章,刊登主題包括COVID-19 和伊波拉治療、鴉片類藥物流行等;「進入高中計劃」則為STEM教師提供教學指引,將《科學新聞》的文章設計成教材,改變課堂與科學互動的方式,共有超過5千所高中積極參與,1萬7千名教師藉此讓學生投入開創性的科學工作;「教育關懷日」旨在激發當地國、高中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學習的終生熱愛,五年來已在不同的城市舉辦。

 


余英時獎助年輕學者完成論文與專書

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教授在2014年獲得唐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者投入人文研究領域,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生命力,將1千萬元的唐獎研究補助費,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向全球開放申請,獎助範圍涵蓋歷史、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等漢學領域,自2015年至2019年為期五年,經過嚴謹的評選程序,五屆共有30名優秀的博士生或年輕學者獲獎,順利完成論文或專書寫作並深受鼓舞與啟發。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院士回憶,每一屆申請得獎者的資料、評審報告余老師都很認真閱讀,他轉述余教授的話:「你們選出來的人真的是千挑細選,都是非常棒。而且你們的評審非常嚴格。」舉辦幾年下來可長可久,也累積了相當豐厚的傳統,所以余老師個人感到非常的欣慰。透過「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也將余教授傳統「士」的理念傳承下去,研究獎得主之一、現任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孔令偉獲獎後說:「人文研究經費相較於自然科學並不是那麼容易取得,在唐獎跟余英時先生慷慨資助之下得以完成學業,我非常感念。忝獲余英時人文研究獎,給我一些人文關懷的自我期許,因為我覺得不能辜負余先生對我們這些後輩的關愛,自己也有一些責任來為學界或者是為台灣社會做一些事情!」

 


奧比・薩克思設立信託紀錄南非制憲史

第一屆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運用1千萬元的研補經費成立「奧比・薩克思憲政與法治信託」,以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紀錄與保存南非制憲史與南非憲法法院的創建史。前者透過相關資料的建檔與數位化、專書與有聲書的出版、電影拍攝等作法,完整記錄南非如何從一個實施種族隔離的不平等社會轉型成憲政民主國家的艱辛歷程。後者撰寫民主南非前三任首席大法官的傳記,內容從個人回憶、曾作出的法院判決到演講的精選摘錄等,也寫下南非憲法法院建立與運作的故事。將南非制憲的歷程轉成知識遺產,傳承給下一個世代。

 

此計劃也號召了許多慈善團體與NGO組織合作,開辦一場南非新憲法與民主前世今生的展覽,展示南非民主開創至今各式珍貴史料,包含南非憲法法院建築的設計過程、自由民主鬥士們寶貴的口述留影與在地藝術家的時代創作,反映過去的集體回憶,更表達人民對於人性尊嚴、人權保障與法治的渴求。「奧比・薩克思憲政與法治信託」的各項計劃不但吸引全世界的關注,也獲得美國一些慈善基金會與駐南非大使館等單位的經費贊助,後續因緣際會與有同樣理念的憲法山信託合作後,參與者和資助者名單更呈指數級增長。回顧過去五年的豐碩成果,奧比・薩克思感激地說:「若沒有唐獎基金會,就沒有奧比・薩克思憲政與法治信託。」

 


八月唐獎週即將登場

看完這些唐獎得主的研補計劃,您是否也想進一步認識他們呢?與您分享一個好消息,礙於疫情順延一年舉辦的唐獎週活動,八月份即將榮耀登場,六位第五屆唐獎得主將正式來台領獎,並與國人分享國際頂尖知識與洞見。 8月1日將舉辦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8月2日將於福華文教會館一樓前瞻廳進行為期一天的唐獎得獎人演講,精彩可期!8月3日還將同場加映「唐獎台灣生技論壇」,邀請三位發現新冠肺炎mRNA疫苗關鍵技術,救命無數的生技醫藥獎得主與台灣產官界代表面對面交流對談,歡迎關注唐獎官網與臉書的最新活動訊息,踴躍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