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疫情 唐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2024.02.07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東方領袖雜誌No.17(1月號)



撰文:唐獎教育基金會 劉琬怡

因Covid-19疫情遲至今年舉辦的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終於在8月1日假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盛大舉辦。六位遠從世界各地飛抵台灣的2022年唐獎得主—永續發展獎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生技醫藥獎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和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漢學獎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法治獎得主雪柔.頌德絲(Cheryl Saunders)均在萬眾期待下飛抵台灣,參與「唐獎週」活動。他們的現身為台灣吹起一股國際學術旋風,也帶給各界諸多啟發!

 

唐獎表彰得主的卓越貢獻造福人群

當天頒獎典禮由莊嚴的「唐獎序曲」揭開序幕,現場蓋冠雲集,600多位國際貴賓、產官學界代表及中外媒體,還有透過直播(https://reurl.cc/0Z75Gb)參與的全球無數觀眾,一同見證了這個榮耀時刻。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博士首先代表創辦人尹衍樑博士致詞:「去年唐獎迎接10週年里程碑,也公布了第五屆唐獎得主;今年台灣邊境解封,非常榮幸能以隆重、實體的頒獎典禮來尊崇得主們。」

 

陳執行長也感謝得主們不吝對當今全球困境提出諍言,更透過行動開發各種新科技及藥物,並在公衞衞生及疾病防治、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人權、世界正義與和平等方面,為世界永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最後他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邀請全球有志之士與唐獎攜手培育頂尖人才,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集人錢煦院士則透過視訊表示,尹創辦人在2012年建立了國際性的唐獎來表揚和鼓勵在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和法治這四個領域的創新研究,目的是以唐朝發展創造的精神來重建人類的黃金時代。錢總召集人更對六位唐獎得主獻上祝賀:「您們對科學、社會和人類的卓越貢獻,發揚光大了唐獎的精神、造福人群。您們的優異成就,在我們今天面臨地球永續、人類健康、正義及和平的嚴重挑戰時刻,意義更是特別重大。」

 

薩克斯為永續發展三危機指出明路

唐獎永續發展獎由召集人劉兆漢院士介紹得主傑佛瑞•薩克斯與頒獎。表彰他在跨領域永續科學議題上的主導角色,以及其所創可應用於鄉村、國家和全球的多邊行動。

 

薩克斯教授獲獎時稱許尹創辦人的慷慨、仁慈以及對於如何讓世界朝向更好方向的深刻洞見。他指出當今人類比以往更富裕,科技進展也更快速、更突破性發展,但全球卻面臨極端貧窮、環境惡化、國際戰爭且武器比過往更加危險等三大危機,因此永續發展必須解決上述三項挑戰:終結極端貧窮、改變科技作法使我們的經濟福祉與環境永續性保持一致以及相互合作、擁有和平。

 

對於獲獎他深感榮幸,也特別感謝唐獎設獎鼓勵兼顧學術與實踐的永續發展領域,強調唯有結合尖端科學、創新技術和最高道德標準方能使我們的後代子孫在這令人讚嘆的星球繼續生存、蓬勃發展。

 

生技醫藥獎三得主強調合作是關鍵

接著由唐獎生技醫藥獎召集人張文昌院士介紹三位得主卡塔林·卡里科、德魯·魏斯曼、彼得·庫利斯與頒獎。表彰其發現關鍵的疫苗學觀念和方法,進而成功開發對抗COVID-19之mRNA疫苗,拯救數百萬人的性命。

 

卡里科博士獲獎時讚許唐獎看重科學研究、技術進步以及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也強調COVID-19 mRNA 疫苗的開發奠基於一世紀的科技進步,由數十萬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專家共同努力完成。在匈牙利小鎮長大的她,過去40年來都在實驗室默默工作。她希望今日獲獎能鼓勵所有和她一樣對自然好奇的年輕女孩相信自己,成為科學家,貢獻世界。

 

德魯·魏斯曼博士發表得獎感言時提及唐獎不僅認可他們及無數貢獻mRNA技術發展之科學家的學術成就,還強調mRNA-LNP開發醫學新療法的巨大潛力。他說獲唐獎讓他得以幫助低收入國家與地區發展RNA研究基礎設施、建立 GMP生產中心,目前在浦那、烏克蘭、巴西等18 個地點已看到成果,他相信這是能解決新藥和疫苗獲取不平等問題,協助當地自行開發疾病所需治療方法的重要關鍵。

 

彼得·庫利斯博士則謙虛地說,COVID-19 mRNA疫苗的脂質奈米顆粒(LNP)反映他50多年埋首工作、眾多的合作者和好運氣。若沒有對膜的脂質做基礎研究,就不會開發出任何奈米藥物。若他和夥伴們沒有創辦公司來開發、改進癌症藥物,就不會有基因療法。若德魯·魏斯曼沒有說服他們嘗試以LNP系統作為疫苗,就無法順利開發疫苗。所以這獎項確實反映了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很高興能代表大家領獎。

 

原住民孩子獻唱傳統歌謠驚豔全場

典禮中場,唐獎特別邀請高雄建山國民小學達瑪呼合唱團獻唱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歌謠,精彩曲目包括排灣族古謠、布農組曲、卑南族〈南王系之歌〉等,穿著美麗傳統服飾的孩子們,以得天獨厚高亢、清亮又純淨的歌聲,搭配熱情的舞蹈與多樣的隊形,驚艷現場也深深打動所有嘉賓的心。透過直播,更將與族人高興唱歌,一同歡樂的台灣原民文化之美,淋漓盡致展現給全球觀眾。

 

羅森笑稱別再說學中文是浪費時間

接著由唐獎漢學獎召集人王德威院士介紹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與頒獎。表彰其精研中國藝術文物之成就。羅森教授視野宏闊,見解精準,為無聲之物發聲,再現人之所未見;審美觀物,傳承薪火,賦予華夏古典嶄新意義。

 

羅森教授獲獎時表示,她從孩提時代就著迷於幾個世紀以來為西方文化增豔的絕美絲綢和瓷器。她投入一生深入研究中國文化,逐漸體會到在當今複雜的世界中,中國古老傳統的貢獻對於我們理解和欣賞所有全球互動至關重要。她希望不要再有人說學中文是浪費時間;她曾多次被如此勸戒,但這是錯誤的。

 

她也特別感謝唐獎不僅認可她的專業,還提供研究資金讓其他人能繼續推動漢學研究的相關計劃,並且鼓勵更多人透過歷史、文學與物質文明等各方面去了解中國,而這也正是羅森教授的主要抱負之一。

 

頌德絲回顧歷屆得主闡述法治廣度

接著由唐獎法治獎前召集人葉俊榮講座教授介紹法治獎得主雪柔.頌德絲與頒獎。表彰她在比較憲法的開創性貢獻,特別是在極為嚴峻的環境下,推動亞太地區的立憲工程,並經由與國內外學者及政治工作者的積極交流、對話、合作,不斷拓展比較憲法的疆界。

 

頌德絲教授獲獎時回顧過去四屆得主的貢獻,以此說明法治領域的廣度及唐獎創建法治獎的智慧。她也介紹比較憲法與法治的關聯,進一步反思全球化對比較憲法研究複雜性的影響。

 

頌德絲教授也進一步提到過去的學術實踐與研究工作曾得到世界各地比較法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巨大幫助,強調比較法學領域與他人合作的必要性,也特別感謝墨爾本法學院,至今仍持續培養新一代的比較憲法學者。

 

精彩演講及論壇於唐獎週輪番上陣

除了唐獎頒獎典禮外,唐獎週精彩的活動還包括「唐獎得獎人演講」、「唐獎青年對談」…等,前者六位唐獎得主分別祭出集一生絕學的演講主題,他們睿智的風采、傾囊相授的熱誠,感動、啟發在場上千位民眾及觀看直播的無數人,也推促國內產業發展及科技合作交流。後者由生技醫藥獎得主卡里科博士於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與兩百多名來自建國中學、師大附中與成功高中等四校高中生齊聚對談(https://reurl.cc/kaDDNr)。魅力十足的她,鼓勵在場學生,對從事的事保持熱情,並且相信自己,學習與壓力共處,不斷學習成長,積極投入科學家的行列。

 

還有多場論壇與演講邀請四獎項得主主講,包括「唐獎台灣生技論壇」、「慈濟全球共善學思會」及「全球永續焦點論壇」、「憲法轉型論壇」、「物的言語跨界論壇」、「如何看待古代中國大墓中的珍寶」演講…等都在唐獎週陸續開講。

 

唐獎得主第三度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另值得一提的是唐獎頒獎典禮後兩個月的諾貝爾獎公布傳來令人振奮的佳音,卡塔林·卡里科、德魯·魏斯曼共同獲選為2023諾貝爾獎醫學獎得主,這是唐獎繼首屆2014年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 佑(Tasuku Honjo)共同榮獲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2016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共同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後,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第三度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第六屆唐獎得獎人即將於今年6月18日至21日一連四天公布,屆時又將有那些新科唐獎得主出爐?非常值得期待。歷屆唐獎得主們又有那些最新動態?歡迎關注唐獎官網(https://www.tang-prize.org)、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ngprize),掌握發跡台灣的國際學術大獎—唐獎的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