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癌症標靶治療時代 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化不可能為可能 (聯合新聞網)
2018.08.15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在過去,癌症令病患聞之色變、讓醫師束手無策,但在第三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東尼•杭特(Tony Hunter)博士的研究下,致癌基因與訊息傳導的路徑被解開在世人眼前,為癌症研究史帶來一絲曙光。奠基在他的研究上,同為第三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的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博士及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博士深入探索標靶治療領域,更是宣告癌症治療研究新紀元時代的開啟。

杭特博士於1979年發現酪胺酸可以被磷酸化,酪胺酸激脢扮演控制細胞生長方向的關鍵角色,當它失常時,有可能造成細胞不斷生長,形成惡性腫瘤,世人因其發現而對調控細胞活動有了全新的認知。杭特在2017年曾與唐獎第一屆得獎人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共同榮獲Sjöberg獎項,Sjöberg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為了表彰對癌症研究做出重大貢獻者所頒發的獎項,由此可見兩人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投入付出,在國際間實為有目共睹。

德魯克爾博士,承襲杭特基礎研究的成果,研發出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標靶藥物。影響德魯克爾投入白血病治療研究的起因來自於他早年從醫生涯中,曾遇到一位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年輕孕婦因為尿液感染病逝,留下丈夫與新生兒。這讓原本就一直希望從事癌症治療的德魯克爾,更加堅定投入研究行列。德魯克爾的研究使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十年存活率從五成提高至九成,基利克Gleevec®成為TKI標靶治療的先驅,更被國際喻為「抗癌的神奇子彈」。德魯克爾的貢獻為標靶治療的時代吹響了號角,各種標靶治療至今仍不斷推陳出新。

同樣承襲杭特基礎研究成果的還有曼德森博士,他走了一條和德魯克爾不同的路,他與他的研究夥伴戈登•佐藤(Gordon Sato)採取在當時前所未見的策略對抗癌症:開發抗體以阻擋暴露於細胞外側的受體部位。 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受體酪胺酸激酶的原型,位於細胞表面,是驅動細胞生長的主要引擎,當時他提議用抗體去阻擋EGFR,便有可能阻止癌細胞大量生長。曼德森博士是第一個利用抗體去抑制酪胺酸激酶活性的標靶治療方法,激勵了許多人跟進。

1980年代杭特博士發現酪胺酸磷酸化機制、辨識致癌基因的基礎研究奠定標靶治療發展的基礎,二十年後,標靶治療的應用發展遍地開花,2001年德魯克爾博士推動的第一支TKI標靶藥物伊馬替尼上市;2004年曼德森博士研發的第一個EGFR抗體標靶藥物西妥昔單抗上市。

杭特、德魯克爾以及曼德森三位唐獎生醫獎得主,他們展現勇於探索未知的勇氣、秉持關懷人類健康的奉獻情操以及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他們所帶來的世界級貢獻,普及於國際間的醫療應用,帶領人類在癌症治療領域大步邁進。就像杭特在受訪背後牆上的這句名言"Impossible' is not a scientific term."

癌症治療在他們的研究成果出現前就像是個「不可能」的領域,但在他們的奮鬥下,卻能成功將不可能從此轉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