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P26看唐獎 歷屆得主為永續發展指引發向(中央社)
2021.12.08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8日電)11月舉辦的COP26,讓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再次成為國際焦點,即將邁入10週年的「唐獎」,歷屆得主也都身處風雲之中,從科學、法律、文化等角度,為全球的永續發展指引方向。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今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會前會後各國的角力屢屢登上新聞版面,或有不同立場,但對於尋求地球的「永續發展」,無疑是各方的共同目標。

唐獎第1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世稱布倫特蘭夫人),正是定義「永續發展」的人。她於1987年領導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定義「永續發展是一發展模式,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的需求」。

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從1995年在德國召開的COP1到今年的COP26,許多延續性的精神,都來自布倫特蘭夫人定義的「永續發展」。唐獎第2屆永續發展獎得主亞瑟‧羅森費爾德(Arthur H. Rosenfeld)貢獻於能源效率領域,所發展出省電燈泡、建築科技、用電標準等,至今深深影響日常民生,他的名字更成為測量節能的單位(1羅森費爾德等於節省30億度電)。

第3屆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dward Hansen)和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對於氣候變遷的研究,對國際間的氣候協定,如巴黎協議、蒙特婁議定書等,提供關鍵的科學支撐,讓外界更能清楚瞭解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傷害。

第4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Jane Goodall),更是直接受COP26邀請,擔任提倡者(Advocate),她不斷提醒氣候變遷已不是未來式,野火、洪水、颶風、熱浪等極端氣候,在在帶來痛苦,人類必須覺醒,如再不能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將沒有未來可言。

歷屆唐獎得主 提升人類關注視角

陳振川表示,唐獎永續發展獎多年來傳遞的價值和意義,不再於處理「人與人之間」,更將視角放大到「人與生物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人與地球之間」,這是21世紀所面臨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最有啟發性、影響性的國際議題。

陳振川強調,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創辦唐獎時,第一個想到的獎項就是永續發展獎,希望藉由獎項的推廣,喚起社會關注環境保育、社會公義,確保子子孫孫永續地發展,不能因眼前的利益,傷害下一代的權益。

除了永續發展獎,其他3個獎項得主,也與世界發展息息相關。陳振川指出,第4屆漢學獎得主王賡武是東南亞華人研究先驅,以南方觀點理解中國,帶領世界去思考討論不同的面向。近來加拿大印地安寄宿學校遺骸的出土,揭開了北美歷史黑暗的一面,震撼世界,王賡武很早就開始討論世界各地移民與原住民的關係,提醒大家避免過度的本位思考,否則必會造成衝突。

第1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今年8月在美國去世,他是當地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學者之一。陳振川回憶,當時揭曉得主是余英時後,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都獲得非常正面的回應,為漢學獎奠定重要的基礎。

陳振川幾乎每一年都會去拜訪余英時,如今哲人已逝,但他相信余英時帶給世界的貢獻,仍會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