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漣漪 軟實力觸及國際(中央社)
2014.10.13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11日電)唐獎漣漪發酵,永續性發展需能源政策及社會公平正義兼具,民主非革命,而是發展人性尊嚴,保障即寬容及擁抱所有的人。

唐獎上個月才剛結束,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正要喘口氣,邀約、詢問的電子郵件、電話、信函如雪片般快速湧進唐獎教育基金會。陳振川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好忙哦,唐獎效應及得主來台演講激起的反思正在全台擴散中」。

陳振川說,國內企業正面臨轉型,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節能減碳、醫藥發展等,國家如何在能源政策及環境永續間取得平衡,遵循傳統舊思維,會被社會發展掐死。

他談到,台灣發展及成長在近幾年礙於政治問題,陷入內部互相擠壓而停滯,無法跟上國際腳步,因此台灣在國際地位及永續發展進度令人擔憂;首屆唐獎得主來台透過分享會及與多部門互動,激起漣漪效應正在發酵。

陳振川說,永續發展獎得主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到,發展經濟時需有限度開發,製造污染的企業應多繳稅,核能非新能源,但無法立刻取消或取代,最重要是確保安全;此外,應從教育著手從小珍惜資源。

布倫特蘭夫人提到,台灣賦稅低,不應老是採行降稅措施,建議應提高稅率、減少補貼,將錢挹注永續發展及社會福利;永續發展關鍵是能源政策及社會公平正義,縮短貧富差距,因窮人太多則社會就會被逼著破壞環境。

陳振川說,漢學獎得主余英時提到,士是要為窮人說話,儒家以人為主,民主即由人的尊嚴發展而言,若因反政府而常以革命為口號,即已背離民主自由軌道。

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提到唯一模範是自己,要能保障人性尊嚴,則要先將種族隔離政策的籓籬移除,並學會寬容並擁抱所有人。

唐獎得主獎金新台幣4000萬元,另有1000萬元供該領域研究使用,需在5年內使用完畢。陳振川說,得主年底前會提出計畫書,這是唐獎的加乘效果,唐獎就如種子,在這些領域大師領導下,逐漸發芽成長。

首屆唐獎結束,第二屆唐獎的準備也在規劃中,國內外宣傳依計畫進行中,基金會是國內與國際橋梁,在國內與學術、政府、企業互動,在國際上則參與專業會議,保持與得主及研究機構連繫,展現台灣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