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唐獎今天(20日)上午公布「漢學獎」得獎人,由高齡97歲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獲得,表彰他為儒家思想的研究所作的貢獻。唐獎評選委員會表示,在狄百瑞將近70年的學術生涯中,編寫將近30本書,他對儒家思想不僅有理解、闡揚,也有誠懇的批評,可謂一代漢學巨擘。
唐獎第二屆漢學獎頒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狄百瑞,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集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表示,1919年出生的狄百瑞是中國儒家思想史研究的巨擘,他在1953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就留在學校教導中國思想,並從事儒家研究,是美國儒學的開創性人物。李遠哲:『(原音)狄百瑞教授編寫過將近30冊書,其中有許多部具有突破性的貢獻與影響,功在國際儒學的研究。』
狄百瑞的儒學研究始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他擺脫由西方理論和價值,來重估中國政治制度的作法。擔任得獎者介紹人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指出,狄百瑞主張儒學絶非現代化的阻礙,反而是東亞地區的文化資本;且強調中國雖缺乏西方意義下的「自由主義」,但並非不重視「自由」,他認為明代理學尤其保存「自由傾向」(liberal tendencies)的各種價值,驅使眾多儒家與新儒家的「君子」,在史上以所謂「先知的聲音」(prophetic voice)反抗濫用政治力量。
王德威:『(原音)尤其在過去的4、50年裡面,面對龐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的意識形態的各種各樣的運動以及風暴,那麼狄百瑞先生堅守他對於儒學的認知,尤其在70和80年代這產生了一個最重要的指標性作用。』
狄百瑞認為,僅以西方觀點看待或引導世界文明的走向,已不符合多元文化主義流行的今日,他指出,不同文化傳統間需要溝通對話,努力在異中求同,才能彰顯人權和公民社會的價值,解決世界上的各種危機;他覺得「克己復禮」、「理一分殊」的儒家教誨,在今日依然適用。
王德威表示,他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服務15年,並追隨狄百瑞進行相關學術研究,狄百瑞曾主持學校的東方經典翻譯計畫,翻譯超過150本的經典書籍,為美國亞洲研究奠定良基。王德威:『(原音)在這一個教和學的經驗裡,我真正的體會到一位非華裔的一位學者,對於中國傳統知識的熱忱、他的信念,以及他的一種批判的精神。』
由唐獎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唐獎」,每2年一屆,目前已公布3個獎項,21日將公布最後一項「法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