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克服氣候變遷保留地球淨土? 唐獎得主漢森博士刻劃人類生存機會
2018.08.06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全球氣候異常,各地高溫破紀錄、森林火災頻傳及颱風暴雨淹水災難不斷,紐約時報雜誌八月6日正式刊出「失去地球」(Losing Earth: The Decade We Almost Stopped Climate Change)專題,由作家李契(Nathaniel Rich)歷經十八個月努力,面訪超過百人,深入追蹤報導1979至1989十年期間,人類首次面臨廣泛瞭解氣候變遷的原因及其危害,包括唐獎永續發展奬2018年得主詹姆士.漢森博士(James Hansen)在30年前於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以科學數據指出氣候變遷已經開始發生的警示,但是在那關鍵十年並未有效起而行動,直至2016年地球日聯合國156個國家共同簽署仍未具強迫性之巴黎氣候協定。

今天世界仍掙扎的朝漢森所指出「避免增溫2度C是長期災難之解藥」努力,但報導指出這已經是最樂觀的界線。若增溫3度C、4度C,將導致極冰融解、世界重要沿海都市淹沒、歐洲永久乾旱、中國等國主要地區沙漠化、可居住地大幅減少等,而氣候科學家警告5度C增溫將造成人類文明滅絕。

當海島的台灣還在為減碳及能源方式,空氣環境污染及經濟發展模式爭辯時,世界氣候變遷衝擊腳步卻未曾停止,能源無法獨立自主的台灣,相關政策的推行可說是刻不容緩。文中指出政府、立法部門、科學家、石化產業、民眾對氣候變遷之爭辯與學習,與環境劣化之情勢,也經由漢森博士親身30年的歷程,提出人類應該努力之方向及做法。

這位曾在NASA 服務的政府氣候專家官員,不畏白宮要求及產業界之質疑逼迫,他於1988年堅持提出「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是確定的」、「在2010年代,各種模擬分析均顯示全地球將顯著溫暖化」的美國國會公開聽證會後,成為著名的「Hansen Hearing」。

30年後的今天,紐約時報及世界各地媒體再檢視過去人類學習的過程,政府及人類更謙虛了,卻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報導指出,1990年,人類燃燒製造200億公噸二氧化碳,2017年已經增加至325億公噸,而減碳及經濟發展之政治問題依序發生在世界各地。當科學家們開始在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去解決自己在地球所製造的問題?報導引用漢森的話指出,「從科技及經濟學觀點,仍舊有可能將增溫控制在2度C以下」、「我們可以相信科技及經濟學,但是較難相信人性」,他也指出要減緩暖化危險層級,就是要彎轉碳排放曲缐,甚至要達到「負排放」,即是從大氣中淬取超過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漢森從科學家,成為走上街頭被捕的抗議者,現在成為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任教及研究之學者,這位具有智慧及行動之先知者,唐獎宣布以「表彰其對氣候變遷發出警訊、闡明氣候作用力與回饋機制的物理特性,並將全球暖化的威脅以量化數據呈現,更不遺餘力的倡導有意義的行動與解決方法。」頒給唐獎永續發展獎。

第三屆唐奬週九月19至28日登場,漢森將於九月下旬首次訪問台灣,參加唐獎頒獎典禮,22日在福華文教會館發表唐獎得奬人演講,他將以「全球能源、氣候與健康:年輕世代的重擔與機會」(Global Energy, Climate & Health: Young People's Burdens & Opportunities)為題發表演說,即日起開放免費報名,名額有限,歡迎上活動網頁報名:http://www2.tang-prize.org/signup/index.aspx

另外, 25日在中央大學發表「全球能源、氣候與健康:建構我們的世界」(Global Energy, Climate & Health: Making Your World)演講及座談。而關心年輕下代,積極從事年輕人對話的漢森即將完成他最重要一本以他女兒為名之著作《Sophie's Planet: A Search for Truth About Our Remarkable Home Planet and Its Future》, 26日將於師大附中,以「新世代的世界:創造你們的未來」(Young People's World: Making Your Future)題目,與台灣高中師生面對面探討。報名及活動訊息,請洽唐獎網站或臉書。

希望國人可掌握此珍貴機會,產官學界領導高層主管及領導人、媒體及各界人士積極參加此等活動,掌握世界先機,真正共同關心台灣、世界及我們下一代。

唐獎第三屆得獎人,分別是永續發展獎的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生技醫藥獎的東尼•杭特(Tony Hunter)、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及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漢學獎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和斯波義信(Yoshinobu Shiba),以及法治獎的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來自歐美日等國共8位得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