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漢學家杜贊奇來台 談數位外交與未來脈動
2019.07.12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具78年歷史、全球規模最龐大的亞洲研究組織-美國亞洲學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會長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教授,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邀請來台主持兩場講座,昨(11日)其在演講中指出中美貿易戰反應未來數位外交的重要性。並在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陪同下參訪唐獎敎育基金會,商討未來如何加強交流合作,期盼雙邊能簽訂合作協議。

 

美國亞洲學會擁有全世界近7千名成員,每年在美國舉行大型年會,同時美國亞洲學會亞洲分會(AAS-in-Asia)也每年在亞洲舉行大會。美國杜克大學Oscar Tang講座教授杜贊奇,於今年就任美國亞洲學會會長,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漢學家,也是當代最具獨創思考的歷史學家之一,他的第一本著作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1988)獲得美國歷史學會及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兩項專書大獎,而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1995)一書則奠定其在歷史理論界的地位。

 

昨杜贊奇參訪基金會時,對唐獎理念與國際性連結深感興趣,其個人對歷屆唐獎得主相當熟稔與了解,他表示唐獎四獎項領域(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和法治)是具有相關影響與關聯性的,他指出漢學研究與永續發展,甚至法治範疇的交互影響性,並談到他當前正著手研究的面向,包括人文研究、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之間具有不可切割的態勢。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亦肯定該學會推動國際漢學研究的影響力,對美洲地區與全球相關學者交流亞洲研究學術成果助益良多,期盼研議雙邊互惠合作機制,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

 

應中研院史語所邀請,杜贊奇此次來台主持兩場講座,昨他以Revisiting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Soft Power or the Imperialism of Nation-States為題,探討後冷戰時期,中國與國際關係情勢間的複雜性與變異,所重組建立新的國際安全觀,是此時期各國急於追求的目標。

 

他以政治學家約瑟夫·奈爾(Joseph Samuel Nye)提出的「軟硬實力」切入,探討在新的國際秩序中,從過去軍事政治的角力,逐步邁向經濟與文化外交,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及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以外,不可忽略的是科技技術所衍生而來之數位戰。

 

他以當前中美科技戰為例,美國以國安為由禁用中國華為設備,更在國際市場圍堵華為,可視為21世紀科技角力的縮影,其認為全球貿易科技戰、資訊戰愈來愈白熱化,「數位外交」是一股能軟硬兼施的利器,其可視為一國外交延伸的軟實力,亦可藉以引發科技戰,強勢主宰未來全球脈動之硬實力關鍵,將重塑政治經濟、人文社會,以及資訊與產業格局,對世界局勢及你我未來有莫大影響。

 

杜贊奇下一場次主講題目為:Nationalism and Development in Asia,時間於7月15日下午3點至5點,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