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大爆發,失業攀升、經濟衰退、氣候變遷及人類永續發展等問題接踵而來,面對前所未有的停擺、失序與混亂,世界如何趨緩危機與減害?歷屆唐獎得主前瞻性的視野,包含永續發展、科學與政策、氣候變遷與公共衛生等範疇的綜合性觀點,為世界帶來一線生機。
病毒無國界 七行動因應新冠之戰
世衛前祕書長/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
曾任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挪威三任總理、唐奬永續發展獎得主(2014年)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夫人,素有「永續發展教母」之稱,是知名公衛專家。SARS期間,時任世界衛生組織(WHO)祕書長的她主張病毒無國界,排除國際間的壓力派遣專家抵台協助防疫。
其現任世衛所屬全球備災監測委員會(GPMB)共同主席,去年9月GPMB即發表《世界處於危險中》(A WORLD AT RISK)報告,內容警告流行病全球大蔓延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包括不安全性和極端氣候在內的各種全球趨勢,加劇了此風險性,過去幾十年疾病爆發呈上升趨勢,全球突發流行病的風險日漸擴大,如果過去發生的危機只是起頭,接下來有可能將面對更大的威脅,那就是迅速傳播的高致命性呼吸道病原體導致的大流行,可能造成5000萬至8000萬人死亡,並摧毀全球近5%的經濟,將造成廣泛性的破壞、不穩定和不安全感。
該報告指出全球防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際社會必須採取的七大行動,包括各國領袖必須致力於準備工作並進行必要投資、建立強健的應對系統、各融資機構必須整合其危機應變準備及經濟風險規劃、開發援助供資者必須創造誘因,並增加危機應變準備工作之資金,以及加強聯合國協調機制等,以在疾病失控的情況下保護世界各地的人們,即刻採取行動為時未晚。完整內容https://reurl.cc/kd7N8d
疫情如戰場 科學與政策需相輔相成
免疫醫學專家/本庶 佑
諾貝爾獎(2018年)得主、唐獎生技醫藥獎(2014年)得主、免疫學家本庶 佑(Tasuku Honjo)教授近期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他將對抗疫情比喻為一場戰爭,並敦促政策決議應更多採納科學意見,二者之間應更緊密相連。
在緊急狀況中,相關當局要能掌控社會體系,做出的回應需具威權力。專家需要在災難來襲前提出政策建議,政府需設法化為實際行動。他認為日本需要有一個像美國疾管局這樣的組織,以隨時監測形勢,來應對解決醫療危機。他特別肯定台灣的應對是很好的典範,如每個台灣公民都有一個身份證字號,這個號碼和個人的醫療紀錄是相連結的,以推動相應的政策。
提到進步的醫學,為什麼無法徹底消除傳染病?他表示與20年前相比,醫學已經有了卓越的轉變,但是每種新病毒都需要新的應對方式。在物理和化學方面,我們已經建立了一些原理,但是生物學是一門仍在發展的科學,我們不知道的事還很多。所以,一種新型病毒出現,世界就天翻地覆。傳染病的研究需要與免疫學齊頭並進。僅觀察病毒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還需知道病患對病毒的反應。
如何減少疫情的衝擊?本庶 佑表示控制感染人數,避免患者激增,以確保醫療保健系統不崩潰。同時需要找出治療方法,可善用中國方面的研究成果,積極使用被推薦的、可以針對此病毒使用的藥物,政府應採取現有法律之外的措施,讓此類療法能含括在醫療保險內。
正確的信念:一個字挺過風暴
南非大法官/奧比.薩克思
曾經歷種族隔離及愛滋病大流行的南非走過無數風暴,現在也面臨COVID-19疫情大挑戰。前南非大法官、唐奬首屆法治獎得主(2014年)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始終相信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成功關鍵。
奧比表示,因應 COVID-19疫情,我們有明確、果斷、富有同情心的領導人,我們有國際經驗作為指引。最重要的是,南非人既深思熟慮又有愛心,完全能接受為了保護彼此而保持社交距離的必要性。南非曾向世界發出斥責集中營和種族隔離的聲音,今天南非可以提供一個療癒的字『Ubuntu』給大家,它源自於非洲傳統的『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個人與群體的人性密不可分的哲學。最後他建議在危機中團結合作,並表示當我們最終戰勝這場風暴後,我們將會變得更善良,也更加強韌。詳細內容請見https://pse.is/QTEKN
新冠病毒教會我們的事
NASA哥達太空研究所前所長/詹姆士‧漢森
全球暖化硏究專家、唐獎永續發展獎(2018年)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是30年前首位提出「全球暖化已經發生」警告的科學家。漢森認為,新冠狀病毒帶來的衝擊暗示人們「提早行動」的重要性,以降低危機發生時所需付出的高昂代價。
就病毒而言,遲延應對時間約為數週;而氣候變遷之遲延是以世代計。 在這兩種情況下,等到後果變得顯著時,我們將會需要大幅提升對應的政策。
面對氣候問題,漢森反對一昧強調我們必須在7年(或其他任何時限)內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氣候將失控,並形成一場大災難的論述,「這是錯誤的科學」。他認為,全世界應合作有所作為,而非一直增加年輕人的壓力,國際合作對於應對氣候問題至關重要。
他撰寫《蘇菲的星球》即將付梓成書,期望推廣科學研究及所思所學,告訴大眾我們需要哪些政策,來確保世代和自然界和平共處、擁有光明的未來。
不容忽視的社會正義
宗座科學院理事會會員/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
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2018年)、宗座科學院理事會會員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是首位提出用在冷凍及製造的氟氯碳化合物(CFC)也屬於溫室氣體的學者,其研究不僅催生許多國際協定,並促使天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公開呼籲世界正視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問題,及強調關注世上最無辜及無助的30億貧窮群體的福祉。
他個人從COVID-19看社會正義及氣候變遷問題,疫情的下一波威脅是它對貧窮國家可能帶來毀滅性的損害。「保持適當身體距離(社會距離)是緩解COVID-19傳播的關鍵。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富裕人士而言,這是可能的。但是住在貧民窟,擠在小公寓裡的數十億人呢?如果他們不能保持距離並且買不起口罩等,他們終將會把疾病傳播到地球的其他地方。」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可能加劇疾病傳播的風險。拉馬納森呼籲,面對這場全球性災難,全球需同心協力,而非互相指責。其呼籲各國更應著眼於降低包括黑碳、甲烷、對流層臭氧、氟氯碳化合物(HFCs)等在內的「超級污染物質」,他並表示「速度」是抑制氣候變遷的關鍵,應快捷地施行減緩全球暖化之政策及進行相關科技的應用,以防止氣候環境走向不可挽救的地步。詳見內容https://reurl.cc/8GoDMd
唐獎得主的專業與創見,對於世界各國間建立全球環境與永續議題的部署與串連,提供強而有力的洞察,使我們能明白如何預防災病及因應問題,在人類全體與自然界之間採取合適的行動。
唐獎於2012年12月由尹衍樑博士創辦,四大獎助領域為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都是當前社會最重要的議題,每兩年頒獎乙 次,今年邁入第四屆,六月18至21日依序揭曉得主。得主將獲頒新台幣4,000萬元獎金及1,000萬元研究補助費、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打造的9999純金獎章及證書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