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社會及環境正義 3非政府組織同獲唐獎法治獎
2020.06.21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唐獎法治獎召集人、台灣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葉俊榮今(21)日宣布,2020年唐獎法治獎共同頒發給孟加拉、哥倫比亞及黎巴嫩的三個非政府組織,以表彰其致力公眾教育及公共倡議,有效推動法治進程,改善法治機制;其等機構同擅於取法堅實的學理研究,靈活運用富有創意的司法策略,在法治基礎遭受嚴峻挑戰的環境,為爭取個人、社會與環境正義,堅持不懈,立下典範。

三個非政府組織分別是,設立於孟加拉的孟加拉環境法律人協會 (Bangladesh Environmental Lawyers Association)、設立於哥倫比亞的實現正義: 法律、正義暨社會中心(Dejusticia: The Center for Law, Justice and Society),以及設立於黎巴嫩的法律實踐進程組織 (The Legal Agenda)

 

孟加拉環境法律人協會透過公益訴訟、立法倡議、研究出版與公眾意識培養等方法,致力提倡「環境正義」。哥倫比亞的實現正義: 法律、正義暨社會中心強調實務與學理並重的「兩棲模式」,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運動,再藉由訴訟來處理各式人權跟環境議題。法律實踐進程組織聚焦在改善及強化黎巴嫩國內的「司法獨立」,創設支持司法獨立及司法單位公開透明的民間觀察暨監督單位,並協助設立支持司法獨立的法官社團等措施。

 

葉俊榮表示,有別於前三屆唐獎法治獎頒給個人,包括南非人權鬥士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加拿大國際法學家路易絲.阿爾布爾(Louise Arbour),以及國際知名法哲學家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今年首次將法治獎授予來自世界三個不同地區,對於法治提升皆有傑出貢獻的三個非政府組織,展露唐獎法治獎的演進過程及其形塑之進程,宛若普通法系中依據逐次判例的積累,以臻法律論理完善且精確的判決。從而以創新的學理鑽研著手,自體制層面來推動法治觀念的實踐,實際傾聽弱勢族群的聲音、瞭解人民的迫切需求,並用法律手段促成正向的社會變革,該三組織在實務上以富策略性的訴訟、倡議、教育等方式,不僅在各自國家嚴苛且迥異的法治環境中,達成不可能的任務並立下典範,其影響力也推進至各個世界的角落。本次榮獲唐獎,讓這三組織多年來的犧牲與付出,能夠被國際社會所看見。

 

「以知識作為力量」,葉俊榮表示,這三個組織草根性地由下而上動員來推動法治的進程,恰彰顯公民社會的動能在提升法治上扮演的重要角色,為國家珍貴的資產。交通大學科技與法律學院院長張文貞也呼應,與其希望公民社會被動地期待政府司法部門對司法獨立及透明化等法治進程推行有所作為,更應正視效法這三個非政府組織結合專業學理知識和縝密規劃的積極作為,從身為社會一員的角色來思考並推動變革,才有實質改變現狀的可能。

 

葉俊榮進一步表示,此三獲獎組織平時的工作即在解決環境、人權、司法獨立等問題,在COVID-19疫情正席捲全球的當下,其正暴露了各個社會當中,人生而不平等的真相,包括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工作權不平等、貧富差距等,依各國社經狀況而有不同的表現模式,也因此更為凸顯這三個組織為改善並追求社會及環境正義相關作為的重要性。

 

在疫情控制相對穩定的台灣,除向內審視自身的歷史及現況,也值得將視野放諸全世界,與他國連結、相互關照並互相借鏡,而今年法治獎頒予皆位處南方國家(Global South)的三個非政府組織,正呼應唐獎的國際關懷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