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的言語」揭開東西文化交流 英藝術史學家唐獎大師論壇公開研究心法
2022.09.22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唐奬教育基金會昨(21)日下午4時於國立臺灣大學舉辦唐奬第五屆大師論壇漢學場,邀請到本屆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教授與海內外專家學者對談。羅森教授以「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為題,由日常生活到墓葬習俗的物品出發,特別是從青銅、玉與金,三種東西方文化中的貴重材質切入說明,探討背後所反映社會脈絡及文化風俗,揭開東西文化交流的故事。羅森教授期許論壇中的初步討論能激起更多火花,透過解讀出土文物,對中國歷史有更深入的探索。

 

羅森教授現為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長期專研中國青銅器、玉器,關注層面尤其著重中國與中亞鄰國的交流。本場論壇由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陳芳妹、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施靜菲、及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副教授李永迪同台與談。

 

人們研讀歷史,習慣透過書寫文字尋找蛛絲馬跡,羅森教授的研究則關注根植在日常生活中的「物的言語」,為無聲文物說出背後的故事。「物的言語」帶領人們認識日常所見所用之物,以及其潛藏的社會脈絡。例如,中國和西方慣用的廚具及餐具組極為不同,無形中反映雙方獨特的飲食型態、習慣、文化及傳統,甚至是地理上的因素。羅森教授概念性的介紹物的言語,引領大家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日常物品及其背景,並了解古人如何賦予物品意義,與物品在文化中創造出的秩序。

 

在牛津大學唸書時師承羅森教授的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施靜菲教授表示,過去在台灣研究中國紋飾時,解讀蓮與龍等中國紋飾,僅視之為吉祥的象徵,缺乏更進一步的探討,直到首次讀到羅森教授所著的《蓮與龍:中國紋飾》一書,彷彿發現一個美麗新世界。羅森教授在書中帶領大家將視野從中國一地拓展到埃及、歐洲、中亞等地,追溯類似圖像的時空變化,以嶄新的方式探索視覺系統的演變。年輕時的施教授也因著這本書,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古代中國歷史至今仍有許多不解之謎,文獻紀錄稀少難尋,出土文物便成為了我們認識古代世界的媒介。羅森教授在論壇中也強調,參與考古工作對她有深遠影響,她建議年輕學者近距離觀看並親身觸摸文物,再近一步從歷史文本中找尋蛛絲馬跡,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歷史脈絡,而研究墓葬對她而言就是很好的方式。墓葬中一組組器物所透露的訊息就有如一本本傳記,讓後人得以一窺古人的生活經驗及風俗文化。羅森教授解讀中國及歐亞草原墓葬出土文物,墓中各項物品分屬多種物的語言,一方面因其用途、習俗和信仰等因素而有獨特的意涵,另一方面物品之間也互相連結,創造出新的意義。後人雖然無法再回到從前親身經歷,但能透過這些物品,推敲出這些墓主所處的社會、文化及關係網絡,透過物的言語顯現出其生前生後的多元面貌。

 

陳芳妹教授認為,羅森教授的研究將觀察到的現象理論化,歸納出器物形制「復古」的型態,是十分重要的貢獻。她也分享臺灣經驗,在台南孔廟可以看到清朝乾隆年間的祭器,其形制與三千年前商周時代的青銅器非常相像。這些形制紋飾如何跨越時間長河,甚至跨越黑水溝來到台灣,背後所牽涉的人事物的確如羅森教授所說,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究及解釋。


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李永迪副教授則好奇羅森教授為何能屢屢提出創新的研究想法,並邀請她從經驗中分享一些給年輕學者的建議。羅森教授認為,身為一名外國人,因為地理位置遙遠與中國文化有一定的距離,看待中國器物較能跳脫理所當然的角度,對習以為常的事物深入探索,進而打造出別開一面的知識體系。而在大英博物館廣泛接觸不同文明的工作環境,也不斷促使她比較與思考。羅森教授也提到,中國是東方文化的發源地,與西方文化有著非常不同的思考方式及文化傳統,埃及文化中有大量的石製品,中國則有非常豐富的玉器文化,不同的地理區域發展出不同的藝術傳統。這種種的不同啟發我們深思背後的社會脈絡,比較研究也促使我們學習尊重彼此的差異。

 

2022年唐獎漢學獎授予潔西卡羅森教授,以表彰其精研中國藝術文物之成就。羅森教授視野宏闊,見解精準,為無聲之物發聲,再現人之所未見;審美觀物,傳承薪火,賦予華夏古典嶄新意義。有興趣的民眾,歡迎收看本場次論壇直播影片:https://youtu.be/b3OtpZbkp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