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得獎人演講」振聾發聵 為世紀課題指明路找解方
2024.09.28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唐獎得獎人演講」今(28)日假國家圖書館舉辦,六位2024唐獎得主:永續發展獎—奧馬爾·亞基、法治獎—瑪麗·羅賓遜、生技醫藥獎—喬爾·哈本能、司維特蘭那·莫依索夫、延斯·祖爾·霍斯特教授等三位、漢學獎—許倬雲齊聚一堂,依序以「超多孔結晶體在追求永續未來的角色」、「重建對法治的尊重:急迫任務、共同責任」、「類升糖素胜肽-1」、「化學之要:從一段假定胜肽到糖尿病及肥胖的有效治療」、「以腸道荷爾蒙作為治療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的基礎」、「在迷茫的世界中尋路」等主題輪番登場,分享窮究一生的研究精華,傳承寶貴經驗與智慧,吸引400多位民眾前來聆聽。

 

這場世紀演講首場由永續發展獎得主奧馬爾·亞基打頭陣,他針對全球對潔淨空氣、能源與飲用水的急迫需求,分享過去三十年網格化學技術的突破。多孔結晶金屬有機骨架(MOFs) 及共價有機骨架 (COFs) 材料已可以控制大氣中氫氣、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為全球朝向永續發展目標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亞基教授更深入介紹如何透過MOFs及COFs從燃料氣體中捕捉二氧化碳、以及如何在各種濕度條件下從空氣中集水,尤其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汲取乾淨的飲用水,並分享他如何將網格技術從實驗室推向實際應用的努力過程及成果。

 

法治獎得主瑪麗·羅賓遜接續上場,她強調法治是治癒分裂的社會、重建破碎的世界秩序以及實現所有人類安全的先決條件,而符合法治的法律體系,才是解決現今世界挑戰的關鍵。從愛爾蘭到國際,羅賓遜教授分享其推動人權與法治數十載的自身經驗,了解到法治所建立的普世價值,才能跨越國界連結不同地區及身分的人們;而社會、經濟蓬勃發展、AI的興起、人口移動及氣候變遷,造就了快速變遷的世界,也凸顯了對法治的尊重才能確保政府不會濫權並創造平等的社會。近年來各地發生的武裝衝突,讓世界所建立的秩序遭受威脅,對此,羅賓遜教授呼籲,重建對法治的尊重不僅急迫且重要,她認為各國須重申推動法治與正義的共同承諾,也應重申法治是解決複雜且跨國問題挑戰的關鍵,而尊重法治不僅是國家,也是企業及個人的共同責任,如此我們才能擁有更和平、永續且公平的未來。

 

 

    下午生技醫藥獎場次依序由喬爾·哈本能、司維特蘭那·莫依索夫,延斯·祖爾·霍斯三位得主接力演講,分享GLP-1 (7-37)研究背後精采的科學歷程與故事。哈本能教授從三個部份進行演講,首先1980年代開啟了GLP-1的研究,透過鮟鱇魚及大鼠實驗發現了此腸泌素,並與莫依索夫教授合作進一步證實具有活性、能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是GLP-1 (7-37),而非 GLP-1 (1-37)。接著介紹GLP-1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透過GLP-1受體促效劑能控制第二型糖尿病、肥胖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減緩發炎。最後談到GLP-1療法未來的更多應用,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大腸直腸癌、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腎衰竭、甚至成癮症等,目前均有相關臨床試驗及整合分析進行中。

 

    莫依索夫教授的演講從1970年代起頭,說明當時科學家們對了解體內胜肽在調節葡萄糖代謝的作用上有極大興趣,而內分泌學家特別關注腸泌素,並假定在進食後腸道會分泌某些胜肽,刺激胰臟釋放胰島素以調節血糖。另一個密切相關的研究主題就是升糖素。莫依索夫教授重點分享了她早期在升糖素化學合成方面所做的工作,如何為10年後發現 GLP-1 (7-37)為活性序列奠定基礎,並詳細說明她用來探討GLP-1 (7-37)生物功能的各項實驗,如何逐步證明此胜肽是一種具有重要治療潛力的腸泌素。

 

    霍斯特教授則分享早於1900年代初期開始,醫界對於腸道賀爾蒙就有不同臨床應用的發想,像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肥胖及最多人關注的糖尿病。過程中也有發現相關的賀爾蒙,如GIP,但其雖具有促胰島素的功能,卻對第二型糖尿病沒有療效。直到研究找出同時具備優秀降血糖功能,又能抑制升糖素、腸胃蠕動和食慾等的GLP-1。最新數據指出,GLP-1受體促效劑單獨或作為主要成分給藥,不論以每週施打或口服方式,皆具有極佳的減重與糖尿病治療效用。此療法更與中風、認知障礙、糖尿病腎病變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降低有關。

 

最後場次由漢學獎得主許倬雲壓軸演講,鑑古知今的他,分別從人與宇宙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討中西文化差異的歷史脈絡,點出許多現代世界問題的癥結。面對國際情勢的失衡與衝突,許院士提醒人類應懷宇宙胸懷,強調中華文化著重人與自然調和、互動的「天人合一」核心精神,以及人與人之間「修己安人」的思考和修為,勉勵我們身處充滿困惑與不安的現代社會,應當安頓自己的心,並以這樣的心意安頓彼此,更進一步發揚中華文化的價值,幫助世界。許院士藉由這場文化反思,為當今迷茫的全球困境尋找了一條可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