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奬得主專題影片今日上線 解密科學、傳承智慧不容錯過
2025.02.20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橫跨美、歐、亞三洲拍攝,歷經半年以上的時間籌備製作,四支介紹2024年六位唐奬得主的專題影片—「減碳永續的網格化學先驅」、「GLP-1藥物研發的神奇之旅」、「縱橫古今立言警世的史學泰斗」、「實踐人權與正義的全球領袖」今(20)日起正式在唐獎YouTube官網上線。緊接也將於這週日(2/23)起,在華視教育台、影迷數位紀實台、龍華電影台、EYE TV、人間衛視、澳門有線電視…等多個國內外電視頻道陸續播出,並可免費提供給有意公開播放的學術機關及媒體。

 

這系列每支45分鐘的影片主角分別為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奧馬爾.亞基;三位生技醫藥獎得主喬爾.哈本能、司維特蘭那.莫依索夫及延斯.祖爾.霍斯特;漢學獎得主許倬雲及法治獎得主瑪麗.羅賓遜。由唐獎教育基金會與專業拍攝團隊親赴美國、丹麥、愛爾蘭等國採訪拍攝,以得主的家庭成長背景、學習研究歷程到人生觀等不同面向,紀錄得主一生為堅持理念所付出的心血與成果,並蒐錄珍貴的歷史照片與影像、科普圖片與動畫以及去年來台期間的精華內容,精彩可期。

 

唐獎教育基金會陳振川執行長表示,唐獎得主均為對世界具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的成就者,基金會很榮幸有機會遠赴世界各地採訪得主與相關人士,並以專業的紀錄片手法,拍攝他們一生追求真知,造福世界的努力,傳承人類智慧,也為世界文明寫歷史。期待社會大眾能透過觀看這系列影片,輕鬆理解得主們的卓越貢獻,增進自然與人文知識,並從國際頂尖得主的視角與胸襟理解世界,汲取人生智慧,獲得啟發與鼓勵,發揮唐獎的教育功能。預計英文版也將在3月份完成上線,未來均將做為唐獎博物館的館藏資料。

 

「減碳永續的網格化學先驅」介紹永續發展獎奧馬爾.亞基,一個來自約旦沙漠難民家庭的孩子,自小飽受資源匱乏之苦,15歲隻身前往美國,從奮力在異鄉求學到成為網格化學開發先驅,期間突破困難、追求夢想的感人故事,包括10歲時在圖書館與分子結構的美麗邂逅、以樂高堆積木的方式編結化學分子並合成製作出MOFs和COFs材料,成功從濕度極低的環境中集水及擷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這些非凡歷程初始動力源自對化學分子的熱愛,渴望解開物質組成之謎,但他逐步發現科學成就背後涵藏改善世人生活的機會。他跨領域的學術成果、與學生平等交流共創研究奇蹟以及改變開發中國家年輕學生命運的「引路人計劃」,更展現出勇於創新、開放與無私利他的情懷。

 

「GLP-1藥物研發的神奇之旅」介紹三位生技醫藥獎得主:喬爾.哈本能、司維特蘭那.莫依索夫、和延斯.祖爾.霍斯特的研究生涯和故事。他們於1980年代分別投入GLP-1(類升糖素胜肽-1)研究,一路從發現GLP-1、確認其活化型、到引領將其作為抗糖尿病策略之應用,成功解開科學界長期追尋的腸泌素之謎。影片中透過圖片及動畫輔以得主親自說明,深入淺出回顧GLP-1相關藥物數十載的研發之旅,旅途中偶遇波折也有驚喜收穫,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圖。臨床上現已有多種GLP-1藥物被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造福全球高達數十億的病患,且相關新藥及更多適應症的研發也蓬勃發展中。

 

    「縱橫古今立言警世的史學泰斗」介紹漢學獎得主許倬雲,回顧他94年來的人生經歷、學術進展及對當今世局的洞見。許先生幼時在戰亂中隨父母顛沛流離,雖因先天行動不便而無法到校學習,卻透過觀察農村百姓生活,認識自然與人文的相互作用,體會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人生觀,發展出運用社會科學的獨到歷史分析,比較中西文化,提出「中國文化三原色」等重要論述,成就貫通古今中外的史學高度。夫人孫曼麗也在訪談中分享兩人超過半世紀的愛情;他的獨子更細訴孺慕之情,以及父親將全數唐獎獎金交由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許─孫獎學金」鼓勵漢學研究,期望中華文化為世界文明發展有所貢獻的良苦用心。

 

「實踐人權與正義的全球領袖」介紹法治獎得主瑪麗.羅賓遜。影片從她作為愛爾蘭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統宣誓就職的畫面開始,再倒敘回顧其一生。出生自愛爾蘭天主教保守社會的醫生世家,父母對於男女平等的信念讓她培養出正義感,而在巴黎、美國的留學經驗則讓她確定法律是改變社會最好的方式。片中透過她早期在擔任參議員及憲法律師時所參與的案件,了解到她推動平權的困難及其遠見,也記錄她成為總統,擔任聯合國人權高專、元老會創會成員,一步步拓展影響力到國際的不同時期。儘管面對許多挫折及困難,但她一路走來以無比勇氣,走在時代尖端,捍衛人權並持續奮鬥,追求她所看到的真相和正義,並還給法律應有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