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新書《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隆重上市
2015.04.07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想瞭解唐獎,
探究唐獎第一屆五位得獎人畢生奮鬥的故事,
2015年4月8日,
唐獎新書《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隆重上市!

每個時代的進步,都有懷抱夢想、不輕易放棄的先驅,帶領大家走向一條超越想像的夢想之路。他們是世界的典範,也是將火炬傳承給下一代的開創者。

唐獎面對當前的社會發展,選出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領域,勉勵得獎者為新時代找解方,為下一代開創未來。

永續發展獎得主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的奔走下,環境議題引起國際重視,她堅信公平分配與共享責任是唯一選擇,要讓地球上的所有人,同享繁榮與安全。
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與本庶佑面對一次次的研究失敗與異議,仍不放棄找尋新契機,用堅定和信念,拼出一片片醫學新紀元,鑄造出戰勝癌症的鑰匙。
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不僅研究貫徹古今,重塑學術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詮釋方式,更親身支持兩岸民主運動,體現中國傳統「士」之風骨,為知識分子最佳的現代典範。
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對抗不平的社會途中,即使少了一條手臂與一隻眼睛的視力,卻以更溫暖的力量重建新法,讓法律為每個人存在,用真相與和解療癒社會。

本書作者許芳菊貼身採訪5位第一屆唐獎得主,呈現他們突破困難、不畏挑戰,用生命改變世界的精采人生。

「我將永遠駐足,永不氣餒,不只是1小時,不只是1星期,不只是90天,而是永遠。」

「唐獎創辦源起」專訪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創辦唐獎是我醞釀20年的人生夢想,如今夢想實現,心情就像生了小孩一樣的高興,而20年前之所以會想創辦唐獎,這跟我個人的發展有一點淵源。

我年輕的時候是個放蕩的孩子,是個不良少年,曾經在感化院度過2年半的時間。我很幸運遇到兩位很好的老師:于敦德老師跟王金平老師,他們耐心地教導我、鼓勵我,讓我重新認識了人的價值,也讓我了解到教育工作者無私的奉獻,我也很感謝我父母親跟家人對我的支持,還有夥伴對我的支持,如果沒有這些因素,我是沒有辦法累積資源實現我的夢想來做這件事情。

為什麼要叫做唐獎,不命名元獎,或者是漢獎?我覺得我們應該從一個華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而不是從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中庸的一個朝代,民族融合、文化璀璨,唐朝以經濟的力量帶動周遭經濟的發展,是個中庸之國,因為它大的融合跟寬大的包容,促使唐朝成為一個璀璨的盛世,所以我們就用唐獎,來做為基金會的名字。

我並沒有用尹氏獎,或是我父親的名字「尹書田獎學金」或基金會的方式,而選擇用唐獎,用唐獎的意思,就是以全體的華人來面對全世界。

另外,外界也好奇,唐獎為什麼要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和法治這4個獎項呢?

我個人非常崇拜諾貝爾先生,但當時的時空背景並沒有這幾個獎項。沒想到這100年來地球起了很大的變化。環保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地球過熱,也因為過度使用農藥、賀爾蒙,很多人提前生病,現在3個小孩就有一個小孩有過敏的病症,癌症那就更恐怖了。

所以我們設立了「永續發展奬」,這是針對地球的保護。地球有四十幾億年的歷史,人類的出現才短短的十萬年,但過去的30年,人類對地球加速的破壞,比過去十萬年來各種動物對地球破壞的總和還要嚴重,尤其是近一百年來的汙染更嚴重,所以永續發展非常重要;「生技醫藥奬」則當然跟治療疾病有關聯,應該用生物科技製藥的技術,替人類解除病痛;至於「法治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不僅僅是只有經濟的富裕而已,它應該有人權、有法治,所以法治非常重要;至於「漢學奬」,我們有發揚中華文化的意念在裡面。但是漢學的得獎人,未必是華人,要看獨創性跟貢獻。

每個獎項每兩年頒布1次,每2年的6月12日我們公布得獎人的名單,9月頒奬,每個獎項獎金新台幣五千萬元。其中四千萬直接給得獎人,另外的一千萬元分5年,做為他們後續研究、提攜後進之用,這也是跟諾貝爾獎不同的地方。

我要感謝陳長文律師,我多次跟他提到我想要辦唐獎的意念,他大力的鼓勵我、推動我,所以我要感謝他有力的督促與協助,另外我也非常感謝中央研究院,我很幸運獲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答應幫忙我,還有李遠哲願意兩肋插刀當唐獎評選總召集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否則徒然有一個唐獎基金會,而沒有中研院的背書跟支持的話,這會是一場空談,我也非常感謝基金會的執行長陳振川,勞心勞力幫我完成創辦唐獎的夢想,我更感謝所有的董事義無反顧的加入這個董事會,從一開始不知道要做什麼,到現在,我們愈來愈清楚了。

「渡一尊羅漢,勝過渡一百個凡夫,能渡一尊佛,勝過渡一百個菩薩」,我們希望能藉由唐獎,幫助真正知識上的先知,讓唐獎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更多《勇不放棄》新書內文>>http://bit.ly/1FloM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