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百年志業 普大漢學教授期許高
2016.04.26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美國漢學重鎮普林斯頓大學教授Willard Peterson,21日受唐獎教育基金會邀請,蒞會分享他多年的漢學研究心得。Peterson教授表示,「鑑古知今」是漢學的核心精神,許多傳統道德思想更可幫助人們適應面對廿一世紀社會快速變動的挑戰。因此,他期許唐獎應堅持朝向百年志業經營,不只扮演凝聚全球漢學界的重要指標,更要承諾為保存人類社會重要傳統與價值而努力。

Peterson教授與唐獎首屆得主余英時先生為普大同僚,兩人多年情誼如同兄弟。他盛讚余教授是少數學貫古今、兼通古代中國經典與當代中國研究著學者。Peterson教授雖謙稱自己僅專注於明清時期思想史研究,但他認為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價值,對於21世紀人類仍具有重要意義。

他舉例,城市居民都知道要行走在人行道上,並相互禮讓以策安全,這種被社會大眾默許認可的傳統對於人類適應現代生活環境是具有價值的。而孔孟乃至於宋明理學大家朱熹、王陽明的儒家道德思想理論,儘管某些觀念如尊崇「天地君親師」被認為是統治階層用以掌控社會群體的工具。但Peterson教授提醒,儒學思想誕生於亂世,引導人們從自我內心出發,思考如何在亂世中因應時勢、尋得安身立命之道,進而在個人價值與社會群體生活中取得平衡,這樣的思想觀念也同樣適用於當代社會。

因此,Peterson教授認為,包括漢學在內的人文學科,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我存在的價值,與科技、法律等專業領域同等重要。台灣擁有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以及大專院校相關科系這些豐沛的中國研究資源,加上民主開放社會,擁有很好的漢學發展環境。然而,世界之人文社科研究有來自於其他學科領域對於政府研究資源的排擠效應,卻是發展漢學的隱憂之一。

他也表示,現在世界上很多年青人熱衷於現代中國研究(China Studies),而非重要之漢學研究,這是令人擔心之事。但正好顯現唐獎漢學獎對世界現今社會的價值與意義。

另一方面,Peterson教授則期許台灣的漢學與中國研究應放大格局,避免陷入政治或歷史自我認同的泥淖,否則容易自我設限、抗拒面對世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