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傳承 唐獎週22日起跑
2016.09.02
A- | A+
分享
文章出處

迎接與尊榮唐獎得主舉辦的唐獎週活動,是國內世界級大型學術盛會,將於九月22至28日正式登場,包括歡迎酒會、頒獎典禮、音樂會、得獎人演講座談等。今(2日)特於中正紀念堂演藝廳舉行唐獎週開幕記者會暨榮耀展開展,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唐獎週如同瑞典著名的『諾貝爾週』,期盼成為一個全國性的交流盛會與平台。」九月下旬將邀請舉世聞名的學者與得主抵台,進行學術交流,包括大學及高中職,未來更期望能向下紮根小學、幼稚園,鼓勵大家共同追求傳承與創新價值,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大的貢獻。

 

唐獎得獎人評選由國內最高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擔綱,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表示,唐獎以全球視野和高度貢獻社會,讓台灣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對學術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能激勵全世界人才投入4大領域研究與創新,為下一個造福社會的研究埋下種子。

 

唐獎週22日由故宫歡迎酒會揭開序幕,國立故宫博物院院長林正儀表示:「很高興再度參與第二屆唐獎週活動,為共襄此盛事,特別規劃推出『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選件包含書畫、器物、與文獻類文物,試圖呈現華夏藝術中豐富性與多元樣貌,展覽選定以自然觀為主題,反映出不同時代的人們如何面對大自然,如何與環境取得和諧共存,期許世人從嶄新的視野與思維,探索永續發展的各種可能性,特選用筆勁健、畫作極為精采之宋趙孟堅「歲寒三友圖」、南宋中期的宮廷畫家夏圭「觀瀑圖」、及南宋宮廷無款的「柳塘釣隱」及「柳塘呼犢」等作品,呼應唐獎永續發展的精神。

 

26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的「唐獎光輝 世界共響」音樂會以傳承為主題,二度擔綱指揮的邱君強表示,此次由國內知名鋼琴家魏樂富與新生代鋼琴家嚴俊傑師合作演出,師徒同台,共同演繹經典樂曲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奏曲》,象徵傳承之意,並由台北愛樂合唱團演唱馬水龍老師「無形的神殿」,曲目引用了幾首鄒族與布農族原住民之歌,呈現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面。今年特別邀請李哲藝老師為每位得獎人編製一首《唐獎禮讚》組曲,表達對得獎人的尊榮,精心表達如唐獎所希望的創新、整合性概念。

 

唐獎的整體形象視覺及曾榮獲2015德國iF視覺傳達設計大獎的唐獎四幅大型捲軸,皆出自在全球設計界享富盛名的知本形象設計總經理蔡慧貞女士,她以獨特的東方美學意象,融入唐獎四大獎項意涵,透過現代表現手法,特別展示介紹今年設計的珍藏版之唐獎2016悠遊卡,「讓大家可以把美好的設計握在手上。」並期許未來能推陳出新更多唐獎的創新設計。

 

為了讓國內各界可親聞得獎人在專業上的創新成就、影響及展望,精彩可期的唐獎週活動,九月22日起由「唐獎故宮歡迎酒會」揭開序幕,25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將邀請海內外上萬名貴賓共享榮耀及交流,並有得獎人演講、校園大師座談,包括9月24日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舉辦得獎人演講,免費開放各界人士報名與會交流,報名網址:http://topic.cw.com.tw/event/2016tangprize/;九月26至28日在北中南大學舉辦6場大師座談,邀請國內外產官學菁英和得獎人同台交流,主辦學校包括台灣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及中興大學,歡迎民眾上網報名,額滿為止,報名網址:http://topic.cw.com.tw/event/2016tangprize_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