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獎得主
潔西卡.羅森
2022

潔西卡.羅森教授為當今最重要的中國藝術與考古學者之一。專研中國青銅器、玉器,關注層面尤其著重中國與中亞鄰國的交流。羅森教授由廣闊敏銳的視角,對照西方古典和中國古代的視覺系統,具體證明中國古代與西方世界經由歐亞內陸的中介而相互影響。近年來,羅森教授關注從蒙古引進中國之馬匹,對絲路的起源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詮釋。其研究對促進東西方世界對古代藝術和文化交流的認識有巨大貢獻。

 

漢學研究經常被視為一種文字書寫上的思想研究,但同時,也需要解讀藝術品與文物背後的意涵,從信仰與文化交流的層面來認識古老的社會。羅森教授即是這方面的巨匠,她獨到的眼光令人反思我們觀看物品的方式。羅森教授揭開出土文物在砂石之下的微光,為無聲的文物世界說出埋藏已久的故事。

 

跳脫藝術史與物質文化研究之窠臼

 

羅森教授過去曾在大英博物館長期工作,和歐亞各地博物館及考古研究單位有大量接觸和合作,對歐亞大陸古代文物有極為廣泛且深入的知識,並由此作出極為深刻的觀察和解釋。羅森教授由廣泛累積材料,建立極為開闊的視野,得出跨越文化傳統、極具啟發性的見解,他人難以望其項背。

 

西方傳統藝術史研究自建築出發,對「藝術」(art)和「裝飾」(ornament)兩概念並無明顯區別。羅森教授的研究即是奠基於此觀念,並主張由視覺系統(visual system)出發,深入西方建築、中國青銅器與瓷器、西伯利亞金腰飾,及伊斯蘭手抄本繪畫的形式與裝飾。每個文化都有一套談論器物的傳統或「物的言語」(language of objects),其中蘊藏著所謂視覺系統,使人們得以依據社會、信仰或其他層面上的概念、慣例或預設,將器物分門別類。因此也意味著其器物的材質、形式與裝飾具有特定的組合模式。每個社會的傳統與視覺系統都是獨特的,需經過學習才得以熟悉,也深深地影響人們如何看待與解讀所見之物。

 

羅森教授進一步指出,視覺藝術的「意義」常會隨時代和價值觀而不斷改變,反而是裝飾或紋飾有其獨特的傳統,易於被指認與複製,能由工匠和藝術家代代相承,因此較不受時代和價值觀影響。這樣的視覺系統一旦傳播到其他地區進入新的脈絡,它們先前所承載的意義將慢慢淡去,進而與不同文化產生新的聯結。正如地中海古典建築的形式被帶到西亞,接著沿著絲路與佛教結合,最終體現在華中地區佛教石窟的造型上。

 

文化的傳播之旅不只橫跨歐亞大陸各國,也在古代中國內部發生。羅森教授研究商周青銅器和玉器,提出成套禮器的概念,以分析、辨別時代和產區。而禮器的數量及其形制與裝飾,則藏有重要的社會與信仰訊息。羅森教授指出,商周青銅器在紋飾上出現「仿古」現象,而方國在模仿中雜入地區性的紋飾特色,見解獨到,富於啟發性。從對青銅器的考察中,她提出「裝飾紋樣系統」(ornamental system)的概念,後來發展成為更廣泛的視覺系統。她將系統定義為「包含著眾多組件的整體,而所謂的組件,指可供工匠按照既有的規則去學習、使用和組合的基本元素。」且視覺系統具有可移植性,能夠傳播到距離源頭遙遠的地區,分析其中的細節,能讓我們指認並解釋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關聯。

 

羅森教授知名的專著《蓮與龍:中國紋飾》(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比對了中、西兩套視覺系統,並從裝飾紋樣系統出發,仔細描繪了蓮樣與龍樣的傳播之旅,這兩者可說是世界上最普遍花卉和動物裝飾紋樣。羅森教授認為,中國的紋飾圖樣雖然自十五世紀開始就被西方廣泛沿用,事實上其更早的源頭是來自亞歷山大時期的地中海世界。古代地中海區域的建築風格與其中裝飾紋樣的部分元素,曾隨著佛教的傳播由中亞傳入中古中國。而中國以蓮花為代表的紋樣又隨著蒙古征服歐亞大陸而西傳,也藉由絲織品及瓷器傳入印度、中西亞,成為伊朗和中西亞建築的一種牆面裝飾。意即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呈環狀流動,而非單向直線。而羅森教授關切和省思的不僅僅是東西方各文明的「藝術」產物或裝飾,更是社會背後支撐這些產物出現的觀念、信仰和習俗。

 

中國墓葬文化、死後信仰與宇宙觀的變化

 

羅森教授另一大研究主題為中國的墓葬文化,她關切商周至秦漢墓葬形式和內涵的轉變,並利用考古出土文物說明物質文化和觀念的深刻變化。除此之外,更深入哲學層面,思考古人對「圖像」概念的認知與當今的我們有何不同,而這些信念和墓葬行為又有何關係。她的研究角度寬宏,具體提升了學界對這此一大問題的認識。

 

古代墓葬為其墓主提供了一個完備的死後世界。商周豎穴土坑墓以青銅器和玉器陪葬,這些器物不但為墓主提供了禮儀及身份所需的物品,也提供戰爭所需的兵器和馬車。秦代以來的墓葬發生了許多大變化,其中以兵馬俑的出現最為突出。秦始皇陵不僅僅有軍隊,墓中的車馬廄、朝臣、百戲、官員、嬪妃,以及天地星辰的圖像,都為秦始皇的死後世界而創造,陵墓成為墓主的微縮宇宙。

 

漢代的墓葬文化亦有革命性的轉變,其貴族陵墓以水平形式取代原先的直墓,並以漆器和玉甲取代了成套的精美青銅器。隨葬品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對待死亡的態度和信仰上的轉變。此外,漢代墓葬利用石材為槨,或鑿山為石室墓,這些都意味著漢代中國與中亞及伊朗地區的聯繫。在中亞伊朗地區,雕塑與建築都以石材為首選,而且同樣也有鑿山的石室墓。因此,可說中國在秦漢時期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的早期階段。

 

促進東西方藝術、文化與學術的交流及認識

 

在羅森教授的學術生涯中,不存在單純的研究工作。她致力於促進東西方藝術、文化與學術的交流及認識,更在學術的範疇之外,向普羅大眾推廣中國文明之博大精深。因其博物館任職經歷,羅森教授身兼學者與實務執行者兩種身分,她策劃展覽所帶來的影響力早已是有目共睹。即便離開大英博物館轉任教授,仍繼續為大眾展現中國多元的樣貌。如2005年末至2006年初,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盛世華章——康、雍、乾三代帝王」(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即是由羅森教授策劃,向西方社會鮮活重現古老東方文物豐富的藝術內涵。

 

在牛津大學,羅森教授多次組織團隊到蒙古、西伯利亞與中亞等地,與中國學者一同實地參訪。亦多次親身至良渚遺址、古蜀文明等田野現場考察。2011年至2016年,獲英國最大的學術研究資助單位利華休姆基金會(Leverhulme Trust)獎助,羅森教授與中國學者合作,主持大型跨國研究計劃「中國與內亞:改變了中國的文化交流(西元前1000年至西元前200年)」(“China and Inner Asia: Interactions Which Changed China (1000-200 BC)”)。聯合多國專家一同檢視中國、伊拉克、伊朗、中亞的出土文物,與各地博物館的藏品,試圖回溯物質文化的傳播。

 

而在校園之內,羅森教授促成各國學者至牛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且不遺餘力地支持並培養世界各地的學生,其中有多位如今已成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中的重要學者。羅森教授亦為牛津大學爭取到利華休姆基金會以十年為期的獎助計畫,以支持校內當代中國研究的發展。此計畫獎助了四個學術職位,實質地擴大中國研究的規模,也間接促成了隨後2008年牛津大學中國中心(University of Oxford China Centre)的成立。羅森教授曾任牛津大學莫頓學院(Merton College)首位女院長(Warden),及牛津大學副校長。她在各方面展現了充沛不倦的組織能力,只為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剛好正如她的研究所顯示的,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可說從古至今從未間斷。

 

羅森教授於1990年榮膺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British Academy),2002年因其在東方研究的貢獻獲英國女王授勳封爵(DBE),2012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外籍名譽院士,2017年獲頒弗瑞爾獎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2022年唐獎漢學獎授予羅森教授,肯定其在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的學術成就,不僅為該領域開創了嶄新局面,更加深了人們對中國文明的認識。

20150501 奧比薩克思在建中演講